您的当前位置: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积极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在农村,坚持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优势互补、自愿互利、便于管理和发挥作用的原则建立党组织。在城市,突出抓好社区和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工作,特别是重点抓好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工作。通过派驻党建指导员、联络员,向非公企业推荐党员员工,引导企业党员员工“亮身份”,先行建立群团组织等措施,指导帮助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从上年底的85%,提升到95.9%。(2)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根据不同村情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公开选拔(招聘)等措施,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在全省8 962个村中,有8 715个村党组织书记通过“两推一选”、“公推直选”产生。全省开展重点培训、基地培训、外埠培训4 523期(次),培训83 817人。7-9月,对集中换届选举新当选的2 015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培训。落实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各项政策待遇,全省有2 756名原村党组织书记享受到离任补贴。搭建参政议政和作用发挥平台,4 044名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拿出93个乡镇公务员编制,计划单列、单独考试,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中招考2 010年乡镇公务员。(3)切实增强基层党建工作活力。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加大在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重视在高知识群体、大学生等各领域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大力提高农民党员特别是青年农民党员的素质。与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和基层职业教育机构,对全省45岁以下农村党员干部普及中等农业职业技术学历教育,已招收学员1.5万余人。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先后筹资3.6亿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 433个,改造危旧狭小活动场所922个。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和业主开展通讯式教育培训。 (张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