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哈尔滨农垦分局

  实现生产总值105 038万元,同比增长24.4%,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5 532万元、35 557万元和23 9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2%、40.3%和17.9%;人均生产总值23 542元,同比增长17.4%;粮食总产150 991吨,同比增长11.96%;开工建设项目36个,竣工14个,在建22个;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 143.4万元,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5 111.6万元,企业自筹19 865.8万元;职工工资总额10 332.2万元,同比增长26.4%,职工人均工资16 149元,同比增长26.6%;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2 003元,同比增长26.4%;全局实现企业利润2 291万元,同比增长25.95%,家庭农场利润39 387万元,同比增长45.05%。
    发展战略
    分局于2009年8月编制完成《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哈尔滨分局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加快发展核心产业、稳定发展支撑产业”为主要内容的“1+4”经济发展模式,即以现代都市农业为核心产业,以房地产、工业园区、生态旅游、都市服务业为支撑产业,推动哈尔滨农垦经济快速发展。作为核心产业的现代都市农业,建设有机绿色蔬菜基地、有机优质粳米基地、食用菌基地、高档花卉基地、绿色浆果基地以及奶牛、肉用种鸡、肉鸭基地,推进“万亩万棚万元”工程,提升设施农业和水田旱田耕作的农机装备水平,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形成哈尔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和产品加工基地、农业休闲旅游基地,实现设施农业的规模、效益位居全省首位。作为支撑产业的房地产,利用垦区内外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发挥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的资金优势和分局的地缘优势,创品牌,创效益。工业园区以建设北大荒红旗机械园区、北大荒香坊工业产业园区、北大荒松花江农机园区、北大荒闫家岗工业园区为重点,打造生产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健全、产业布局合理、服务体系完善、各项管理科学、经济效益明显的省内一流园区。生态旅游以“塞北太阳城、都市北大荒”为品牌,以都市现代农业旅游项目开发为重点,创建省内知名的现代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基地。都市服务业发展物流、汽车维修、养老中心、小额贷款公司等,使其成为分局新的经济增长点。分局在发展战略中同时制定了教育、卫生、文化、社保和小城镇建设等社会发展目标和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种植业
    分局把现代都市农业作为核心产业纳入发展战略规划,在加强绿色有机蔬菜、优质粳米、食用菌、花卉、浆果等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万亩万棚万元”工程,新建智能温室5.5万平方米、日光节能温室362栋、大棚217栋、水稻育苗棚251栋,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年度项目建设指标,棚室发包率、水稻大棚综合利用率均达到了100%。截至2009年底,分局智能温室面积达到9.5万平方米;日光节能温室1 099栋,面积54.2公顷;大棚1 570栋,面积114.33公顷;水稻育苗大棚2 431栋,面积85.3公顷。设施农业取得良好效益,日光节能温室达到358 050元/公顷,其中红旗农场花卉达到600 000元/公顷;大棚达到136 395元/公顷,其中香坊试验农场香菇达到480 000元/公顷。2009年分局各水稻生产农场投资260万元购买了4套水稻催芽设备,实现统一供芽种。各农场水稻100%通过了绿色认定,其中岔林河、青年农场进行了有机认证,红旗、阎家岗、香坊试验农场进行了有机食品认证,分局已在垦区农业绿色有机认证比例位居第一。
    畜牧业
    全年分局累计投入资金2 546万元,其中总局投入650万元,分局投入120万元,农场投入1 100万元,个人投入676万元,新建、扩建、改建专业化的四方山农场奶牛小区、青年农场祖代种鸡场、阿城原种场奶牛小区,总建筑面积22 400平方米。通过增加畜牧业资金投入,新建改建畜(舍)、加强防检疫工作,尤其是加强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的防疫工作,使奶牛、肉用种鸡和肉鸭基地建设有了快速的发展。奶牛存栏达8 291头,同比增长22.2%,鲜奶产量27 806吨,同比增长25.8%,肉用种鸡存栏达到42万套,同比增长10.2%,肉鸭存栏达到33 590只,同比增长169%。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3 214.4万元,畜牧业产值达到28 755.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32.7%。
    工业
    全年分局实施总局“强工”战略,把“搭平台、创环境、强服务、上项目、增效益”作为工业工作重点,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北大荒红旗机械园区、北大荒香坊工业产业园区、北大荒松花江农机园区、北大荒闫家岗工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面积达到280万平方米。结合分局实际制定和完善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园区的招商引资、扶持园区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制定和完善园区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搭平台,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推动工业园区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加快了分局“1+4”发展战略支撑产业的发展步伐。在11月4日召开的4个工业园区投资招商洽谈会上,参会企业81户,签订投资意向书56份,意向投资额3.2亿元。为优化发展环境,分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出发点,11月25日成立分局中小企业协会,参会会员35个。闫家岗农场新建金属网业有限公司、香坊实验农场新建香大菌业有限公司、庆阳农场新建北大荒牧业有限公司等一批新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拉动了分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商贸
    全年完成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36项,实现招商引资1.63亿元,同比增长19.85%,完成总局下达指标的108.3%。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938.4万美元,同比增长8.59%,完成总局下达指标的102%,其中自营出口498万美元,完成总局下达指标的106.7%。出口产品主要有冻干、速冻浆果、蔬菜等30多个品种,出口到日本、美国、德国等14个国家。分局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大连旅游展会、德国纽伦堡国际有机产品博览会等展会,在第20届“哈洽会”上组织大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北大荒酿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等5家企业参展,参展产品共计4大类50余个品种。展会期间参加总局签约仪式项目2个,分别是红旗农场与黑龙江省应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开发红旗农垦现代城项目,总投资1.95亿元;大什食品公司与俄罗斯赤塔阿郎斯萨弗塔公司签订的速冻蔬菜销售合同项目,合同金额200万美元。
    旅游业
    全年分局旅游项目建设投资4 350万元,争取国家及省旅游专项资金80万元,打造都市农垦经济的支撑产业。全局旅游业共接待游客62.2万人次,实现总收入3 300万元,同比增长7.8倍。分局组建了哈尔滨信天游旅行社有限公司,拓展了旅游业务。北大荒现代农业园入围“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提升了分局旅游业的品位和知名度。
    水利建设
    2009年总投资187万元解决松花江农场场部、阿城原种场二分场、小岭社区0.3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打饮水井5眼,新建井房2座,维修井房1座,铺设供水管道11.4公里,安装水处理设备2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万亩万棚万元”工程为重点,兼顾老灌区配套建设,总投资600万元,开挖沟渠25.2公里,新建桥1座,涵洞9座,闸门11座,堆石坝1座,新打机电井34眼,新增水田灌溉面积180公顷,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66.67公顷,改善灌溉面积1 720公顷,改善治涝面积1 000公顷。中央水利建设基金投资40万元,维修加固堤防3.6公里,土方6.7万立方米。投入657.6万元用于抗旱设施建设,对缺水严重的水库、江河等灌区增打抗旱水源井433眼。红旗、岔林河、松花江、香坊实验农场水务局被总局评为先进集体,分局李广学被评为总局先进标兵,分局段景志和农场的董润洲、安建英、常景峰、姜洪志、张洪国、丁伏海、郭宾生被评为总局先进个人。
    政法工作
    分局创建“平安分局”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截至2009年末,全局共审批配备保安员108名,安装使用电子监控731路,在9个农场建立了19个警务室,配备了39名社区民警。由保安员、治安员、栋户长、更夫组成的群防群治队伍,成为维护辖区社会稳定、治安秩序的重要力量。刑事案件比上年下降26.5%,治安案件比上年下降21.2%,交通事故比上年下降57.1%,一般性火灾比上年下降50%。无黑恶势力案件、无影响大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案件,无邪教案件、无两放人员重新犯罪,群众对辖区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程度提高。在全局9个农场和49个基层创建单位中,100%的农场和98%的企事业单位(作业区)达到了分局级平安建设标准。经总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组织检查考评,分局全面完成了2009年度责任目标,松花江、庆阳、红旗、香坊实验农场成为总局党委、总局命名的分局首批“平安农场”。
    普法工作
    分局“五五”普法取得重要成果。共举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30次,法制宣传教育培训班20余期,提高了公务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法律进机关”活动40余次,“法律进农场(管理区)”活动65次,受教育职工群众达1.5万余人。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培养了少年儿童遵法、知法、守法意识。“法律六进”活动中,共组织法制宣传活动120次,骨干培训班20期,举办大型讲座30余次,法制书画展4次,法制文艺演出3次,受教育群众3万余人。在“法律大集”活动中,发放法律服务便民联系卡6 000份,增强了法制宣传的效果。68个单位被授予总局级民主法治单位称号,分局邹斌斌、沙河农场丁日萍获全省“五五”普法中期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称号。庆阳和香坊实验农场获垦区“五五”普法依法治垦工作中期先进集体称号,四方山农场王众、岔林河农场李庆国、红旗农场冯倩、青年农场郎岩、闫家岗农场贾敬芳获垦区“五五”普法依法治垦工作中期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称号。
    小城镇建设
    基础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共投入危房改造资金1.39亿元,改造危房面积12.6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449套。新建住宅面积20.84万平方米,整体搬迁居民点14个,拆除房屋总面积9.5万平方米,拆迁总户数1 719户,完成分局规划搬迁总量的46.67%,超额完成了总局下达的年度住宅建设、居民点整体搬迁指标。投人道路建设资金2 757万元,新建公路总里程24.4公里,完成了8公里绿色风景线和岔林河农场大通河桥等项目建设。投入环境建设资金1 223万元,全局共植树22万棵,种花19.3万株,铺草坪4.3万平方米,清理垃圾1.25万吨,清理路边沟2万米,所有单位都安装了路灯、街牌、宣传板,并且建立了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环境和小城镇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社会保险事业
    2009年印发《关于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施分局统筹管理的通知》,加大工伤、生育保险的推进力度,实现了生育、工伤保险的分局级统筹管理,提升了工伤、生育的统筹层次和统筹水平。9月1日开始推行垦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到年底,各农场居民除已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外,其余的都参加了垦区居民医保,参保人数5 368人,并实现了当年参保缴费,当年享受居民医保待遇。分局社保局把“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管理范围作为关心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做到审批数不落一人,在全垦区率先完成个人缴费、导人数据库工作,年底实现了“五七工”“家属工”退休养老金发放。
    卫生事业
    分局共改善和新建医疗用房建筑面积5 427平方米,总局、分局及农场共投入医疗防疫设备56台件,办公用品14套件,资金总投入844.25万元。受总局和分局党委关注的庆阳农场医院迁建确定了建设设计方案,完成了青年、沙河、红旗农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开诊运行状况良好。各农场社区和卫生科统一购置文件柜、文件盒和标签,达到从内容与格式的“四统一”标准化。各农场匹配的社区公共卫生经费达到人均3.7元的标准,并争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贴资金41.47万元。加强了在岗人员培训及人才储备工作,组织外出参观学习16人次,72名医护人员参加网上培训。分局与绥化分局举办培训班1期,培训医护人员17人,医护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率达到95%以上。引进大学生4人,有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2人,5人通过副高级职务评定,全局副高级职称占全局卫生技术人员的5.62%。
    党的建设
    分局党委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创建党建模范区,继续实施“北大荒先锋”工程,开展“六民”、“六公”、“六新”理念教育活动,创建“六型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进一步优化场处级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通过交流、轮岗、改职共调整场处级领导干部28名,选拔后备干部37名,创建发展型领导班子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职代会和民主议事会等各项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党员干部作风有了明显的转变,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全局共创建党员先锋岗395个,党员科技示范户186个,党员示范窗口85个,达到分局级党建示范点标准的党支部21个,实现了“党得民心、民得实惠”的目标。党的建设推动了工会、共青团、统战、老干部、关工委、武装等各项工作,促进了分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形成了党风正,人心聚,万众一心谋发展、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陈惠林 李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