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况

  全省总人口3 826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7.48‰和2.06‰。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系列措施,强化体制机制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实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职能由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迁移“五位一体”的综合职能转变,服务领域由计划生育服务向为全省人口提供科学育儿、青少年青春期教育、生殖保健服务、更年期咨询、老年人健康咨询等综合性服务的转变。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科学规划人口发展功能区,为各级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全面推行“现居住地管理”、“居民化服务”工作模式,构建了省内“一盘棋”工作格局。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联合开展“十佳自强女孩”评选活动,形成了关爱女孩的良好社会环境。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普遍建立人口理论教学基地,省和80%以上的市、县党校开设人口理论课。总结推广“1+X”服务模式等成功经验,推广哈尔滨市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七台河市实行城市社区全员负责制、齐齐哈尔市辟建“碾北公路生育文明走廊”、鸡西市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改革、伊春市融入林权制度改革等一批改革创新典型,牡丹江市被评为全国首批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工作示范市。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考核评估机制改革国家级试点,充分发挥了目标管理责任制激励创新的重要作用。全面实行绩效考核和以奖代投制度,全省有35个市、县获得300余万元奖励。全省新创建10个国家级、17个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开展黑龙江人口发展60年成就展、国策风采辉煌、计生30年“十大杰出人物”和“妇女创业之星”等评选活动,开展“阳光计生行动”、“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活动”、“科技大练兵活动”,开通“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建立覆盖3 500万人的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农垦系统全部兑现奖励政策,讷河、泰来等一些县(市)也全部兑现奖励政策。全面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和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程,有5.47万人得到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或特别扶助。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进一步发挥生力军作用,“生殖健康援助行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生育关怀行动”等已经成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品牌。完成列入第一批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战略决策的173个中心乡镇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任务,启动第四批65个中心乡镇服务站建设项目,为29个县(市、局)装备人口与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实现总投资2.37亿元,全省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 (王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