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杨宝峰、周玉、任南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2月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09年院士评选揭晓。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周玉、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宝峰,1957年生,中共党员,著名药理学家。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国家级重点学科药理学科带头人。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城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日本医科大学、日本滋贺医科大学等多所国际著名院校任客座教授和荣誉博士。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杨宝峰院士首次发现心脏离子通道的作用特性并提出离子通道作用靶点假说,以此理论研究、评价20余种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药物并研制出大明胶囊等药物在临床应用;发现微小核苷酸是药物作用的新靶点和调控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对新药研发及疾病防治具有重大意义;发现微小核苷酸可作为心肌梗死、猝死的生物标志物,对开发防治心源性猝死的新药具有重大意义;发现长期应用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降低患者心梗死亡率的机制。SCI收录论文118篇,被引用3 000余次。为卫生部规划教材《药理学》(第六版、第七版)主编,出版英文论著1部。作为国家重大心脏疾病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1 035项重大医学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攻关课题16项。200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3年、2004年获教育部提名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8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9年获黑龙江省最高科学技术奖。2009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玉,195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材料分会理事长。周玉多年从事陶瓷的相变与韧化、陶瓷复合材料的抗热震与耐烧蚀性能及在航天防热部件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96年被评为航天总公司“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8年获航天总公司“航天奖”,同年获第4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及教材5部,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200余篇,EI收录200余篇,论著被国内外同行引用2 000余次。培养博士研究生32名、硕士研究生30余名。
    任南琪,1959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城市水质转化规律与保障技术”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分子生态学、有机废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区域环境污染防治等学科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7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在国内外核心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和编著9部;获得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培养博士后12名、博士35名、硕士60余名。任南琪曾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海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