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区
区委书记:曲 敏 1963年6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6年参加工作,2009年4月任现职。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得宝
区长:刘志军 1961年3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2年参加工作,2009年4月任现职。
副区长:王文力 赵新宽 孙绍文 高 岩 李亚坤(女)
区政协主席:孟宜男
【概况】
呼兰区是黑龙江省最早开发的五城之一,素有“江省邹鲁”、“满洲谷仓”之美誉。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区,幅员2 197平方公里,辖3乡8镇8个街道,总人口62.3万。境内“一江四河”纵横交错,两条铁路、五条国省道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萧红故居、天主教堂、四望亭和百年仙人掌,文庙、三光庵、清真寺等宗教建筑,赋予呼兰深厚的人文底蕴,构筑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物产资源富足,盛产玉米、大豆和水稻,畜牧养殖业发展迅猛,是全国产粮大县(区)和全省畜牧强县(区)。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明显。市区分税制调整后,按照区级体制,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3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亿元,增长2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4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3:43.3:36.4调整为19.9:42.3:37.8。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4.6亿元,增长8.5%。全区工业增加值59.3亿元,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18.2%。城乡市场供销两旺,消费快速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亿元,增长19.3%。商贸物流业发展较快,新增连锁店、加盟店50家,农家店27家。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5.6亿元,增长17.3%。
招商引资
以开发区为牵动,新引进黑龙江广播影视基地、四川高金生猪屠宰及深加工、老鼎丰食品、哈尔滨电碳厂和哈药物流等项目27个,协议投资总额77.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1亿元,其中新项目到位资金6.6亿元。济仁药业、同一堂药业、三精制药等一批技改项目加紧建设。对外贸易平稳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20.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6.3%。企业上市步伐加快,誉衡药业上市通过国家发改委论证。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方式,组建核心示范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农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激活民间资本,成立中汇、亿兴2家小额贷款公司。
新农村建设
粮食总产量达到9.35亿公斤,保持了稳产增收。农业规模化经营扎实推进,流转土地2.22万公顷。全区发展优质粮6.67万公顷、寒地菜1.63万公顷、宿根花0.67万公顷。3.33万公顷绿色玉米原料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绿标认证达232个。建成畜牧小区116个、百头牛场24个、千头猪场30个、万只鸡场350个。牧业增加值17.04亿元,增长5.3%,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57%。新选建省市级试点村19个,区级试点村3个。新上农村公路390.8公里、自来水工程25处、沼气池514个,改造泥草房2 100户、21万平方米。松花江森林公园、腰堡生态渔港、呼兰河口湿地、呼兰河带状公园建设进入招商阶段,发展垂钓点70处,建成双井镇护路村休闲农业项目。全年发放支农再贷款2.35亿元。
城乡建设
实施新老城区开发建设项目81个,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470基,新增绿化面积195.5万平方米,铺设更新人行步道板7.25万平方米。新城区新建续建沈阳大街、台中路等主辅道路13条,铺设给排水管线8.5公里。打通南二道街等4条断头路;拓宽改造西环路北段、三道街、迎宾路等道路7条。出城口改造力度加大,建成原野木材大市场和建设南路综合大市场。沿河、顺南、铁东3个小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万平方米。优化城区市容环境,加大城市执法力度,对南北大街、利民大道实行严管,安装交通信号指示灯4组,施划道路交通标线6 329平方米。对光明路两侧及街心花园、文明东小区、宇信花园小区等违章违法建筑进行依法强制拆除,拆除面积3.67万平方米。新建3个停车场,增加停车位130个。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覆盖领域逐步扩大。增建新城区5万吨污水处理厂,启动建设老城区2万吨污水处理厂。
民生保障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8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 778元,分别增长22%和14.3%。全年投入医保资金1760万元,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17万人。全年新增就业3 5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归零。为6 823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 020万元。为1 089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1 180万元。为92名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203万元。全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8万人,扩面1 216人,失业保险纳入市级统筹。全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3.52万人,扩面2 450人。“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对象分别扩面3 000人和8 020人,低保标准实现与全市接轨,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月30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年1 200元。建设许堡敬老服务中心,二八敬老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落实廉租保障住房补贴135户,实物配建廉租房30套。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80例,为20名肢残人员安装假肢,提供轮椅车及拐杖200件,安置残疾人就业84名,落实残疾人危房改造20户,免费为精神病患者服药100名。
社会事业
组织实施科技攻关、科技合作及产业化项目9项,专利申请61件、授权37件,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4.9亿元。改善教育教学条件,筹资393万元,石人中学寄宿制学校开工建设。深入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中、高考取得好成绩。公开选聘30名高中教师,进一步充实了教师队伍。组建区校合作委员会,在华德学院建成全区首个大学生创业园。禹舜美术馆被命名为3A级旅游景点,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完成基督教中心堂迁建、清真寺改造和萧红故居广场等工程项目,建成方台文化站。 (呼兰区政府办公室 孙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