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高 虹(女) 1964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7年7月参加工作,2008年12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英杰
县长:王树生 1963年3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3年8月参加工作,2008年12月任现职。
副县长:陈玉发 温 和 李凤梅(女) 王喜山 丁春生 乔枝礼
县政协主席:梁运平
【概况】
富裕县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中游左岸,南与齐齐哈尔、大庆市毗邻,东与依安县接壤,西与甘南县隔江相望,北与讷河市相连,交通便利,齐北、齐加两条铁路在县城交会,G111国道、S302省道从县内通过,是齐齐哈尔市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县辖区面积4 026平方公里,共辖5乡5镇90个行政村,其中2个少数民族乡、22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总人口30万。畜牧业是富裕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奶源基地不断完善,龙头企业蓬勃发展,先后被授予中国鲜奶之乡、全国牛奶生产强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
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73亿元,增长27.3%;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1.2亿元、12.3亿元和7.23亿元。财政收入实现2.6亿元,增长3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 900元,增长14.25%。农民人均纯收入4 500元,增长11.52%。
农业
农业总产值实现20.1亿元、增长21.2%,新增水田0.67万公顷,占全市新增面积的25%。粮食总产量达40.4万吨,被授予齐齐哈尔市农业生产综合先进县。加快奶牛产业提档升级,奶牛存栏达到14.01万头、商品奶量达到28.13万吨,分别增长16.65%和17.21%。不断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尼尔基配套工程富西、富南灌区开工建设。新打抗旱机电井755眼,新上喷灌设备914台套,建成万亩以上灌区7处、提水泵站6座、标准化除涝小区90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2处,被列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新增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63万公顷,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67万人。争取千万元大型农机合作社8个,被授予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4项,被确定为全省等离子体处理种子技术项目重点示范县、全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植树造林0.23万公顷,荣获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5.8亿元、增加值8.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5.8亿元、利润1.9亿元、税金1. 17亿元,分别增长59.4%、54.5%、61.6%、914.3%和52.5%。加大扶持力度,财政出资144万元重奖贡献突出的企业和个人,减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1 150万元,投入扶持企业发展资金1 667万元。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发展协调各种贷款9 889万元,33户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实行了服务外包。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累计投入技改资金2.44亿元,晨鸣纸业制浆系统改造、富裕老窖污水处理等技改项目顺利完成,开发新产品27个。深入实施名牌战略,富裕老窖顺利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家评审,松鹤牌奶粉、桂花牌和富裕牌白酒、华夏牌水泥等7个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明星食品爱星牌成功申报省著名商标。
招商引资
深入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先后组建招商小分队12支,赴四川、广东、山东、内蒙古等地开展定向招商,组织参加“哈洽会”、“绿博会”、“冬投会”、“澳洽会”、“中俄蒙(海拉尔)经洽会”等大型经贸洽谈活动,洽谈项目96个,与中国华能、中石油天然气集团七建公司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实现引入世界500强企业零的突破。共引进招商项目62项,到位资金22.82亿元,增长93.88%。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共向上申报项目177项,争取到位项目166项、上级投资6.7亿元。不断创优招商环境,政务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1.2万余件,办结率达100%。
城乡建设 突出规划“龙头”地位编制完成18项重点工程修详规划、60公顷建设用地控详规划及乡镇体系建设规划。坚持“多绿化少硬化、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加快城乡建设步伐。累计投资3.2亿元,新建续建住宅和办公综合楼54幢;铁西路、朝阳路8.4万平方米升级黑色路面,硬化城镇道路8条.铺设雨水管线6 280延长米,安装路灯126盏;总面积4.5万平方米的中心休闲广场建成使用,带状公园一期完工,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新建集中供热站2处。深入推进“三优两提升”和“三个延伸”,城镇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到乡镇所在地和国省干道沿线村屯,城乡管理差距明显缩小,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顺利通过评审。
社会事业
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和集中办学步伐,投资7 000余万元,完成励志学城二期等工程,高标准通过省教育督导评估验收,被授予全省教育先进县。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县医院等基建工程顺利推进,积极组织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检查、35岁至59岁妇女“两癌”筛查,新建计生服务站4个。不断繁荣文化产业,新建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农家书屋和9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级站点。大力开展“惠民行动”和“扶贫济困送温暖”专项行动,共惠及5万余人次,惠民金额及让利免费2 469万元,捐款73.7万元,被授予全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惠民行动”先进县。人民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