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朱清文1956年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3年参加工作,2007年8月任现职。
副书记:张雨浦(回族) 梁成军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单增庆
副主任:郭桂荣(女)那玉祥 赵广奇 于冶铭 马文成
市长:张雨浦(回族) 1962年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参加工作,2008年3月任现职。
副市长:樊金宝 徐祝新 韩 悌 钱福永 王 瑞 王桂芝(女)马 冲 梁贞堂
市政协主席:王礼民
副主席:于会文 袁正岱 王书雅(女) 赵广东 张 涵 谢殿才 袁 军
【概况】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坐落在小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地区与黑龙江、松花江交汇的三江平原地区,东部、南部隔松花江与富锦市、佳木斯市相望,西部隔小兴安岭与伊春市接壤,北部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与俄罗斯比罗比詹市毗邻。幅员面积1.5万平方公里,下辖萝北、绥滨两个边境县,人口110万。独特的地理位置使鹤岗成为三江平原北部的重要区域,素有“金三角”之称。
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完成20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财政收入完成27.7亿元,增长2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完成11.7亿元,增长25.9%;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元.完成109.2亿元,增长51%。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完成投资增幅列全省第一,为13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2亿元,增长20%;进出口总额完成5 376万美元,增长19.8%,利用外资1 303万美元,增长2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0.6亿元,增长18.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90.4亿元、207.8亿元,分别增长32%、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0 847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 000元,达到5 100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5%。全市主要计划指标全部超额完成,而且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多数指标在市地的排位明显前移,综合指标也是全市历史上最好的一年。
项目建设
推进第二轮三年项目建设年,组织各县区“看项目、比发展活动”,赴牡丹江“学经验、找差距、促发展”活动和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战”活动。全年签订招商引资项目566项,到位资金98.7亿元,增长15.8%。坚持工业立市战略,围绕优化结构上项目、促发展。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共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9个.比计划增加13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3个,推进和已投产的“百万级”项目19个。鹤翔90万吨焦化、鹤矿集团立达10万千瓦矸石热电、国电龙源公司望云峰5万千瓦风力发电、人和米业稻壳发电、宝泉岭肉业与双汇集团合建的熟食生产线等22个重点项目投产。其中,矸石、稻壳和风力发电均为全市第一个同类项目。龙煤东化百万吨化肥综合楼、化工品库等主体已完成,中化华鹤甲醇项目已完成厂区平整和煤田购置,兴汇百万吨玉米深加工二期、万源粮油深加工、双兰星药业、禾友农药搬迁改造等27个项目加快建设。区县项目竞相推进,共实施各类项目177个,其中65个投产、67个开工。园区建设全面展开,在省级工业示范基地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市级煤电化A区、B区、医药、食品、石墨5个园区,占地总面积2 580公顷,入驻企业25户;萝北石墨科技示范园区、向阳五阳工业园区、南山工业走廊、兴安工业产业基地、东山产业基地投入使用,入驻企业105户;总投资12亿元的宝泉岭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并被省农垦总局列为“食品工业骨干区”。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力度,专门召开全市工业保增长促发展大会,出台《鹤岗市工业保增长促发展攻坚方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99户增加到114户,亏损企业由36户下降到29户,工业企业用电量11.3亿度,增长4.5%。全市生产原煤1 932万吨,生产洗煤l146万吨,分别增长11%、18%。67个地方煤矿恢复生产,原煤产量348万吨,增长41%。地方煤炭企业实现税收3.1亿元,其中检顺、东兴两户企业纳税接近1亿元。烟草、啤酒、电力、白酒、通讯等5户企业纳税超过1千万元。建筑业恢复增长,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70万平方米,增长23%:平均售价1 811元/平方米,增长4.7%。坚持改革创新,围绕强化三农上项目、促发展。战胜历史上最严重的旱涝灾害,加强科技投入和土地利用,粮食总产实现7.1亿公斤,比上年增收0.45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有机、绿色、无公害种植15万公顷,增长6%,有机绿色食品标识达到35个。农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增长12%和11%,建成养殖基地50个,猪、奶牛、肉牛、羊、家禽饲养量分别增长16%、15%、15%、14%和3.2%。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龙头企业达到49户,利税增长10%,带动基地11万公顷,牵动农户3.32万户,户均增收1 000元。“米都”品牌战略加快推进,“三江平原”牌大米被铁道部指定为中国铁路系统专供大米,“实实”牌大米被省政府指定为军供大米。“鹤鸣”、“佰平”等16个商标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梧桐”、“龙水”牌大米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农村改革
完成了27个省级试点村建设任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7个,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余人,发放农业补贴1.62亿元。新增耕地6万公顷,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5万公顷,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0.67万公顷。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了52%的改革任务。
旅游业
坚持以旅游业为龙头,围绕第三产业上项目、促发展。“两峡一岛”为重点的景点景区建设基本完成,萝北名山镇被确定为全省重点建设的11个旅游城镇之一。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2万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业总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8%。
商贸流通业
吉林温馨鸟集团名品店、河北庞大集团两个汽车4S店、江海证券鹤岗营业部、哈尔滨银行鹤岗分行开张营业,台湾润泰集团大润发超市、上海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开工建设,大连大商集团新玛特商场签约。比优特超市、宏益家电、大世界商城、海红家电等商贸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对俄合作不断加强。4次组团赴俄推动合作,锰矿、磷矿、石油天然气开采项目加快推进,生猪养殖、土地种植项目签订协议,林木采伐5万立方米。与莫斯科华人商会建立友好关系,并成立了鹤岗在俄企业协会。对内合作不断拓展。与省内外50多个商会建立联系,同湖北恩施、仙桃两市结成友好城市,与吉林通化市签订合作协议,与丹东、吉林等市签订了《东北东部十二市(州)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与港台合作取得突破。三江米业集团分别与台湾、香港企业签订了饲料玉米和中高端大米进入港台市场的协议,已获批6万吨出口指标;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项目已在深圳注册公司。共争取到17亿元国家扩大内需资金和省配套资金支持.占全省争取资金的14%以上。2009年是历史上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最多的一年。
基础设施建设
确定120件实事,计划当年完成89件,有81件完成或超额完成,31件跨年度工程均完成计划进度。虽有8件因资金到位延迟或雨季过长等原因影响进度,但均已开工或得到前期资金支持。在文明城市建设工程中,新建地标性雕塑--翔鹤主题广场、10条城市道路、3万平方米街巷路、城市输变电扩容工程、消防四中队、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第一个省级标准化社区等任务全部完成。其中义务植树355万余株,完成计划的237%,是2007年和2008年的总和。农村公路建设完成234公里,完成计划的130%。富绥松花江大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人民信访接待中心、第二看守所迁建工程开工建设。绥嘉和太平沟至嘉荫河公路、居民燃气和供热设施扩建等项目均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以上。在农业基础设施工程中,元宝山和十里河水库除险加固、东方红乡土地整理、沼气利用工程全部完成。争取农机直补资金2 923万元和农机贷款4 050万元,新增大型农机具1 576台(套)。建成涉及97个村屯3.78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水稻育秧大棚2 808栋,均超额完成任务。小鹤立河水库消险扩建和江萝灌区建设等完成年度任务。在旅游综合开发工程中,黑龙江流域博物馆、萝北界江国际大酒店、太平沟旅游接待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桶子沟植物园原始森林景区、金顶山龙掌岩石峰景区、鹤北联营红松母树林生态景区道路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月牙湖生态景区、嘟噜河湿地公园、水莲湿地公园建设前期工作完成。在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中,成立市节能减排专门机构,设立1 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化学需氧量净削减2 475吨,二氧化硫净削减888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7%,节能目标考核名列全省第2位。华能鹤电脱硫改造、富力矿矿井水净化利用、城市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五号水库水源保护区居民搬迁、0.267万公顷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国家级地质矿山公园开园等任务全部完成。城市西部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和鑫塔水泥厂搬迁项目正在建设。在教育公平发展工程中,创建6所省级标准化学校、改善3所学校校园场地、改造l 000平方米危房、维修35所学校锅炉和建设第一个中小学活动中心、第一个过街天桥等任务完成。
平安建设
安全稳定形势逐步好转。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59.2%,地方煤矿死亡人数下降96%,两项排名均列全省第一,受到省政府表彰奖励。克服各种困难,按时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关闭15个矿井任务。全力支持鹤矿分公司妥善处置11·21矿难救援和善后工作;及时扑灭多起重大森林火灾,保持了连续5年无人员伤亡记录。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切实加大解决难点问题的力度,投入1 275万元解决了83件信访积案,筹集5 760万元偿还部分历史欠账,使信访整体形势好转。进省个体访下降15%,集体访下降66.6%,进京非正常集体访为零。投入大量领导和工作力量,妥善处置集资借贷事件,抽调600多名干部,成立94个包保组和专案组,建立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组织、制度、政策和工作体系,接待上访3万多人次。紧紧抓住加快还款这个主要矛盾,盘活1亿多元资金,支持企业累计还款11亿元,占全部集资额的30%。加强依法处置工作,立案43起、逮捕24人、移送司法机关49人。高度重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出台特困救助办法,筹资2 122万元对5 500名放款群众进行大病治疗和子女就学救助,使多数放款人员诉求渐趋理性,有效维护了群众利益和大局稳定。治安形势稳定好转,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2.8%,破案率上升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