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李显刚 1963年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3年参加工作,2008年2月任现职。
副书记:武凤呈 石德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显刚
副主任:王国才 王凤翔 赵新平 张丰发
市长:武凤呈 1958年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8年参加工作,2010年1月任现职。
副市长:高 民 李国建 李龙吉 朱凤仪 李焱春 范凤阳 唐丽华(女)
市政协主席:蔡炳仁
副主席:丁桂英 王子凌 刘忠臣 魏 军 贾 胄 苗振芳(女)王月花(女)
【概况】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完达山北麓、三江平原腹地。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比金市相望,与佳木斯市、抚远县等9个市县接壤,距省会哈尔滨市430公里,距佳木斯机场70公里。1947年建矿,1956年建市,是满族祖先肃慎和挹娄文化的发祥地,因市区东北部有两座形似卧鸭的山峰而得“双鸭山”之名。总面积2.25万平方公里,人口151万(其中市区人口51万),辖4县4区、32个乡镇、415个行政村。辖区有60个国有林场、11个国有煤矿、12个国有农场(其中友谊农场是全国最大的国有农场,机械化率达到97%以上,居全国领先水平)。双鸭山市是以煤、电、钢、粮为主的资源型、综合性、区域性城市。境内探明煤炭储量117亿吨,占全省煤炭储量的47%。电力装机总量达到251万千瓦。拥有黑龙江省唯一的大型磁铁矿,储量为1.5亿吨,现已形成年产200万吨钢铁的生产能力。黄金、石墨、白钨、大理石等矿藏也极具开采价值。是黑龙江省重要商品粮基地和欧盟认证的有机食品基地。双鸭山市四季分明、生态良好、景色宜人。春可踏青赏花、夏能避暑休闲、秋季漫山红叶、冬日万里飘雪。市中心区三面被12座植被繁茂的山体环绕,发源于境内完达山余脉的安邦河横穿市区5.2公里,被誉为双鸭山的母亲河,从而使双鸭山市具有“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山水城交融”的优美意境。森林面积86万公顷,林木蓄积量5 000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达38.7%,自然保护区面积达72.9万公顷。乌苏里江段与俄罗斯有128公里边境线,国家一类口岸--饶河口岸是内地通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门户。拥有驰名中外的乌苏里江和珍宝岛、三江平原最大的河系挠力河、总面积达48万公顷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和生态旅游区雁窝岛以及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文化遗址等,被誉为“挹娄王城,湿地之都,煤电基地,北国粮仓”。
2009年,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更好更快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98.5亿元,增长14.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6.6亿元,增长33.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95.2亿元,增长62.2%;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6.4亿美元,下降2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 754元和5 479元,分别增长8.6%和12.8%。
产业发展2009年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61.8亿元,增长5.2%。粮食产量达194.2万吨,增长11.5%,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68家,增长6.3%。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新建奶牛、肉牛、生猪规模养殖小区10个,畜牧业产值达到36亿元,增长12.5%。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7.2万人,转移13.3万人,实现收入6亿元,分别增长12.5%、2.2%和8%。工业经济持续走高。及时出台《双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工业经济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实施意见》,列支2 000万元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工业经济在危机之年实现了新跨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亿元,增长25.5%;利税32亿元,增长13%。煤炭、钢铁和电力三大主导产业作用突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以上,钢铁产量全省第一,煤炭产量全省第二。建龙无缝钢管填补全省大口径钢管的空白,黑龙双锅新型锅炉技术为国内首创,新时代公司水泥产品科技含量进入全省行业前列,东方墙材公司装饰砖成为国家重点推广产品。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投入2.8亿元,完成市经济开发区征地、规划和“五通一平”,龙煤航天30万吨甲醇项目入驻并开工建设。县区专业园区累计投入1.5亿元,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6.5亿元,增长18.7%。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基本全覆盖,家电和汽车下乡销售1.4亿元,拉动消费增长2个百分点。以“神奇北大荒、挹娄古王城”等为主题,着力打造“一江两岛一城”旅游核心品牌,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实现总收入3.8亿元,增长31%。物流、保险、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7%。餐饮、保险、通讯、信息、石油、烟草等产业也都有了较大发展。
项目建设
2009年项目开发成效显著。全年招商引资230项,到位资金224.3亿元,同比增长69.9%。全年共开复工千万元以上项目150项,竣工投产92项,开发储备60项。建龙无缝钢管一期、钢渣水泥、华丰煤化工、友谊生物质发电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投产,鲁能宝清煤电化一期、龙煤航天甲醇、东荣一矿、亚泰煤业三矿、中铁焦电、龙源蝙蝠山和大顶山风电、华东橡胶炭黑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财税、金融
2009年财税、金融贡献突出。全市财政总收入35.2亿元,增长30.6%,收支平衡;争取政策性资金45.3亿元,增长35.2%;国税、地税收入分别为21.4亿元和12亿元,增长20.4%和31.2%,增幅均居全省第2位。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编制,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范围,节支2 010万元,节支率11.4%,居全省之首。全市金融行业存贷余额366亿元和209亿元,全年新增76亿元和67亿元,分别增长26%和47.2%,现金净投放39亿元,增长16.2%,创历史之最。证券交易和保费收入分别实现172亿元和6.3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城乡环境
2009年“创森”工作全面启动,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率先提出在高寒地区和煤炭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投资8 000余万元造林1.1万公顷,是前三年造林的总和,城市森林覆被率达到39.1%,城区绿化覆被率达到40.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平方米,均接近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争取专项资金7 000余万元,对双鸭山主峰、通达广场山体进行地质恢复治理。强化专项整治,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5.8%,城市大气质量达标天数达到325天。“十大工程”扎实推进,城市功能得到提升。五马路跨河桥、人工湖等安邦河治理工程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拆迁1.2万户、开工建设住宅57.8万平方米,竣工住宅18.2万平方米;楼房平改坡及“穿衣戴帽”工程完成212栋;建龙专家接待中心、博物馆主体工程已完工;客运中心、社会福利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新农村建设“三项重点工程”强力推进,投入13.2亿元,改造泥草房15 341户、硬化农村公路798公里、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32处,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通村公路硬化和自来水村村通。投入8 100万元,完成道路改造升级、公园和广场建设等市政工程141项。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狠抓“五乱”治理,实施亮化工程,城市环境明显好转,受到群众的好评。
社会事业
2009年科技事业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产值实现56亿元,增长16.5%;实施市级科技重点项目20项,列入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15项;3个项目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黑龙双锅等5户企业被评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和省级创新型企业。
教育、卫生“两基”教育成果得到巩固,小学和初中辍学率均低于省定目标;高中阶阶段毛入学率达75.3%,提高6.3个百分点;投入6 000万元,完成53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4个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和市特殊教育中心建设。完成47个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23所乡镇医院配备了医疗设备,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着力推进甲型流感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有效防控了疫情传播。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成省定指标。
文化、体育
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系列文艺汇演活动60余场;建成农家书屋208个;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发现遗址2 100处,央视《探索发现》栏目为双鸭山市拍摄凤林古城、炮台山遗址专题片。组织迎国庆60周年乒乓球比赛等大型体育活动,参加了全省田径、游泳等比赛,取得金牌25枚,竞技体育水平全面提高。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民族、宗教、档案、市志等工作均有较大发展和明显进步,取得了显著成绩。
民生工程
2009年利民行动深入开展。投入近20亿元,实施26项利民行动,一批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构建龙唐、双矿两大国企供热特许经营新格局,城市供热安全稳定;开展“物业管理百日会战”,对61个小区和市区供水、供热、供气老旧管线进行维修改造,物业管理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社保工作
争取再就业资金1.3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5 5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 885万元,扶持自主创业970人,超额完成省定指标;基本医疗参保56.3万人;投入1 600余万元,为1万名群众实施大病救助;新农合覆盖率100%,农民医药费报销比率提高5%;争取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专项补助资金3.86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到每月970元,1.3万名“五七工”、“家属工”和1 470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发放城乡社会救助资金2.2亿元,保障了近13万人城乡低保基本生活;为5 000余户低收入家庭发放廉租房补贴965万元;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城乡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医疗保险,为3 000余名90岁以上老人发放特殊优待金90万元。
平安建设
在全省率先创建煤矿安全网络化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等活动成效显著,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8.5%和29.7%,连续20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大力实施打防控一体化,全面提高预防和打击犯罪能力,命案破案率100%,刑事案件破案率92.6%。开展解决信访问题攻坚年活动,受理信访案件同比下降17.4%,接访人次同比下降14%,案件办结率达98.4%,解决了一批疑难信访案件,取得了“国庆60周年”等重大活动期间进京到省非正常访“零登记、零通报”的好成绩。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