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佳木斯市

  市委书记:林秀山 1954年1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2年参加工作,2008年1月任现职。
    副书记:李海涛 杨 涛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淑香(女)
    副主任:关玉琴(女、满族) 朱晓峰 卢国勋 宋洁峰 贾 君 胡景双
    市长:李海涛 1963年9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8月参加工作,2004年10月任现职。
    副市长:孙 喆 孙伟经 张书滨 蒋志芳 张丹虹 黄福清 谭灵芝(女)
    市政协主席:高景峰
    副主席:赵桂英(女) 曲之平 曹占林 张铁成(满族) 孙维东 陈嘉斌 初 军 杨本利 刘国强
    【概况】
    佳木斯市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黑龙江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比罗比詹相望,是祖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誉称“东方第一城”。全市总面积3.27万平方公里,辖4区、4县和2个县级市。全市总人口252.3万(非农业人口124万),人口增长率为4.26‰。佳木斯市是黑龙江省东北部经济、金融、科技、交通、文化中心。市辖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94.8毫米。耕地面积93.81万公顷,水域面积3 370平方公里,盛产全国闻名的鲑鱼、鲟鱼、鳇鱼,其鱼子酱饮誉欧亚市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煤炭、石灰石、黄金、大理石等30余种矿藏。佳木斯市是国家重要的商业粮基地和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盛产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及烤烟、亚麻、甜菜、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特有的蓝天、碧水、黑土地为生产绿色食品创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佳木斯市境内有哈佳、佳鹤、牡佳、佳富等4条铁路干线,可通往全国各地。公路通车里程5 332公里,201、221两条国道横穿境内。佳木斯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等多条航线。全市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和同江至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比罗比詹、抚远乌苏镇至俄罗斯卡扎两条国际客货运输通道。客货运输可顺黑龙江直下,经鞑靼海峡驶抵日本、韩国、美国和东南亚各国,形成水、陆、空主体交通网。
    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 172元,增长8.2%。全市居民消费价格逐渐回稳,从商品类别看,呈现“四升四降”趋势。食品价格上涨2.9%,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3%;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2%,衣着价格下降5.7%,居住价格下降2.9%。就业总量稳步增加。全市共完成各类培训8.1万人,城乡新就业12.8万人,城镇新就业8.2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62万人,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了动态为零。城乡劳动力输出5.7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低于省控制指标0.2个百分点。
    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6亿元,同比增长12.1%。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 190 464公顷;粮食产量4 761 116吨,增长5.3%,其中:水稻产量1 766 144吨,增长4.4%:玉米产量1 747 335吨,增长13.8%;小麦产量37 912吨,增长4.2%;大豆产量1 110 050吨,下降2.5%。经济作物中,烟叶产量8 889吨,增长2.3%;烤烟产量8 284吨,与上年持平。农村劳务经济成效突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2.9万人,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7.9万人,比上年增长8.3%,实现劳务总收入1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56.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5%。农用拖拉机100 972台,增长23.8%;农用运输车6 130辆。全年农村用电量38 606万千瓦小时,增长6.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9%;节水灌溉面积12.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2.1%;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3%。
    畜牧业
    全市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4.4亿元,同比增长21.9%,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9.2%。年末奶牛存栏48 123头,比上年增长8.8%。肉、蛋和牛奶产量分别增长21.6%、11.3%和16.0%。水产品产量4.2万吨,同比增长9.3%。
    新农村建设
    全年全市省级示范村25个、试点村72个,市级试点村18个、示范村74个。省级示范村、试点村和市级试点村、示范村总数达到189个。全年共新增规模化生产面积20万公顷,累计达到46.67万公顷。突出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经营格局,立足乡村培育稳定增收的优势主导产业。郊区建设了18个农产品基地,组建各类专业协会50余个。全市新农村建设通村公路完成1 246.6公里,通上水泥路的乡镇71个、行政村886个。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厂建设资金1 800万元,解决60个村屯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60%以上;新建户用沼气池4 800户,推广太阳能畜禽舍5万平方米、日光节能温室3万平方米,完成沼气“一池三改”总项目户6 306户。改造农村泥草房10 116户,建成面积84.84万平方米。完成了3所寄宿制试点学校和10所农村远程教育试点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全部得到改造;全市新农合覆盖率继续保持100%,参合人员983 507人,参合率95.5%。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6.9亿元,增长18.3%。实现工业总产值202.6亿元,增长18.7%,其中,轻工业产值90.6亿元,增长21.0%.重工业产值1 120亿元,增长16.8%,新产品产值10.8亿元,下降9.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7.19,比上年提高24.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69 283万元,比上年增长45.9%,实现利润总额95 526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地方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84 117万元,增长60.1%,实现利润总额114 123万元,比上年增长71%。全年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178 137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全市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463 781万元,增长52.7%,实现竣工产值372 371万元,增长53.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6.1万平方米,增长29.9%,竣工面积266.1万平方米,增长57.4%。招投标面积继续扩大,全市实行投标承包面积达236.8万平方米,占全部施工面积的70.4%。
    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 709 370万元,比上年增长51.1%,增幅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973 016万元,增长60.9%,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539 004万元,增长30.8%,房屋开发投资完成260 638万元,增长52.2%。从隶属关系看,中央属单位完成投资110 152万元,增长4.1%,地方属单位完成投资1 599 218万元,增长56%。从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8 801万元,增长34.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05 552万元,增长30.3%,第二产业中工业完成投资802 045万元,增长32.4%,建筑业完成投资3 507万元,下降71.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45 017万元,增长80.2%。年内全市施工项目个数520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475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1 238 132万元,比上年增长56.2%。本年施工房屋面积49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0.3%,竣工房屋面积262.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2%。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新(扩)建港口码头年吞吐量10万吨;其他发电发电机组容量13.05万千瓦。
    国内贸易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1亿元,同比增长20.7%,增幅在全省各地市中排名第2位,比全省平均增幅高1.5个百分点。农村(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3亿元,增长33.9%,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8个百分点。全市批发和零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1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3.3%。其中,批发业零售额20.1亿元,增长3.0%;零售业零售额128.3亿元,增长22.9%。全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7.3亿元,增长25.3%,占零售总额的15.3%。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2亿元,增长6.8%。全市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及个体经营户实现零售额109.6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占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经营户的80.8%,其中,批发业3.9亿元,增长24.5%;零售业105.7亿元,增长23.2%。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6.1亿元,增长26.4%,占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经营户的19.2%。食品类和衣着类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1.3%和24.1%;用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1.5%,其中提高生活质量的商品仍然热销,金银珠宝、化妆品和家具类、汽车类零售额增长较快。
    对外经济贸易
    对外贸易形势严峻,进出口贸易平稳回升。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92%。其中出口完成18.6亿美元,同比下降3.17%;进口完成1.7亿美元,同比下降34.74%。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完成164 5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34%,加工贸易进出口完成2 6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5.7%,边境贸易进出口完成15 61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0.7%,其他贸易进出口完成20 37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3.1%。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5 87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4%,外资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2 19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9%,集体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16.6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9.8%,私营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195 06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贸易主体不断壮大,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88户,比上年增加29户,在新企业快速增加的同时,企业经营规模也不断扩大。其中进出口总额超五千万美元的企业17户,超一千万美元的企业37户,比上年增加2户。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取得积极成效,对俄贸易降幅较大。受金融危机和俄罗斯经济政策调整因素影响,对俄贸易急剧下滑。全年对俄贸易进出口完成45 913万美元,同比下降67.1%,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2.6%。其中:出口完成30 707万美元,同比下降73.5%;进口完成15 206万美元,同比下降36.3%。对北美洲进出口21 448万美元,同比增长240.3%;对亚洲进出口87 793万美元,同比增长235.2%;对大洋洲进出口2 875万美元,同比增长174.8%。其中对中国台湾、日本、东盟、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进出口也有很大增长,分别增长386. 2%、346.6%、266.0%、245.3%、226.9%和210.6%。佳木斯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2.3亿元,比上年增长49%;实际利用外资0.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年签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