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富锦市

  市委书记:刘 臣 1962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2年参加工作,2006年任现职。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金占
    市长:周 宏 1964年3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7月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副市长:吕广良 庚志远 刘久英 刘 丽 山延起
    市政协主席:郭建民
    【概况】
    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松花江下游南岸、三江平原腹地。全境版图面积8 224平方公里,占三江平原总面积的1/13。下辖10个镇、1个城关社区、266个行政村,境内有农垦建三江分局3个国有农场。全市总人口47万,其中农业人口28.5万,有耕地面积61.33万公顷。1989年富锦口岸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1990年富锦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2002年被国务院正式确立为黑龙江省地方性中心城市。1998年,先后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生态城市,七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三度被评为“龙江最具活力市县”,被誉为中国大豆之乡、中国东北大米之乡,素有“北国粮都”之美誉。
    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5.1亿元,增长16.5%;财政收入实现3.08亿元,增长32.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64亿元,增长36.3%;实际利用域外资金13.4亿元,增长33.8%;进出口总额实现8 215.1万美元,增长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 607元,增长13%。
    农业
    全市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分别达到26.2万公顷和10万公顷。积极推进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招商引入光明集团和九阳集团,参与到基地建设,形成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发展优质农产品种植。“富锦大豆”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定。建设科技示范园区309个,试验、示范、推广项目900余个,全市优良品种普及率提高到100%。全市落实整村推进试点23个,土地流转面积2.25万公顷,全市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5.2万公顷,并成功争取总投资1.2亿元整县推进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项目(全省只有两家),使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增加到11家,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9.2万千瓦,被农业部评为全国100个机械化示范县之一。总产达到15.35亿公斤,1998年以来第七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殊荣。紫花苜蓿种植基地发展到0.17万公顷,3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小区)达到26个,全市奶牛饲养量达到8 000头。新(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85个,生猪饲养量达到87.8万头,增长62%。开展松花江富锦灌区等重大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幸福灌区、旱田节水增效等水利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工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3亿元,增长51.8%;利税1.6亿元,增长131.5%。恢复改造卧虎泉白酒和昌琦兽药生产项目,龙江拖拉机启动新厂区扩能改造项目,8个品种列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中宇风电、富龙风电、凯马车轮等企业产量大幅增长。各镇工业小区新建续建项目16个,完成投资6 120万元。
    第三产业启动农资大市场、新天地商厦扩建、燕都商厦等项目建设,建成粮食交易、农机等专业市场。富锦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西山、正大街等景点设施日益完善,“富锦一日游”成为佳木斯市重要旅游线路。全市累计投放贷款33亿元,其中农业贷款28亿元,增长1.3倍。
    项目建设
    全市新建续建百万元项目100个,其中千万元项目30个,累计完成投资20.7亿元。成功争取通村道路、土地整理、东平港、客运枢纽、粮食仓储等国省投资项目31个,争取各国省资金1.8亿元,增长107%。
    招商引资
    与9家国际集团建立联络关系,达成明确意向项目29个,签约千万元项目21个,与光明、中粮、永安、鲁能、大唐、日本美奈等企业就农产品深加工、煤电一体化、平原风电、核电、环保设备制造等项目开展了战略性合作。
    对外开放
    进出口总额增长15.5%。非转基因大豆和橡胶预处理短纤维打入美国市场,对俄钢圈出口24.4万只,境外木材加工10.4万立方米。举办庆祝建县百年系列重大活动,扩大了富锦知名度和美誉度。
    城镇建设
    城市道路硬化率达到95%,绿化覆被率达33.5%,主城区道路亮化率达到100%。铺设给排水管线1.8万延长米,新建水冲式公厕16个,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启动城市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实现精品化、配套化。全市开工建安工程61万平方米,实现产值13亿元,代表黑龙江省迎接国家工程质量及建筑安全监督执法检查,得到国检部门高度评价。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8处,改造泥草房1 500户1.3万平方米。植树造林面积0.17万公顷,加强森林防火安全管理,连续28年无森林火灾。投入546万元,高标准建设2条村屯环境整治示范带,带动了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
    社会事业
    投入资金4 310万元用于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和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锦山中小学等6所学校成为全省首批标准化建设合格学校,在全省各县(市)率先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建成1.6万平方米的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实训楼,成立佳木斯市技师学院富锦分院,培训技能人员9 23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