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抚远县

  县委书记:牛学有 1952年8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参加工作,2002年11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郎庆云
    县长:王居堂 1963年9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7年3月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副县长:李源波 布延庆 李 财 冯世伟 王艳波(女)
    县政协主席:王忠顺
    【概况】
    抚远县地处祖国的东北部,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三角地带,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素有“东方第一县”和“华夏东极”的美誉,属国家一类客货口岸。抚远县北面和东面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68公里。区域面积6 262.48平方公里,县辖4镇5乡69个行政村,境内有3个省属国有农场,全县有耕地16.33万公顷。全县总人口12.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抚远县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鱼生产基地,是中国大麻哈鱼之乡、中国鲟鳇鱼之乡。抚远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绿色覆盖面积在70%以上,境内有面积14.8万公顷的国家级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有多种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具有开发价值的矿藏。抚远县旅游资源丰富,“华夏东极”乌苏镇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东极观日、三江湿地、抚远三角洲、东方第一哨、塞北野荷等旅游景点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的声誉。抚远港是天然的深水良港,距出海口960公里,既是黑龙江省江海联运始发港,也是黑龙江省东北地区对俄经贸的重要枢纽。
    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79亿元,同比增长16.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8亿元,同比增长35.8%;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 274万元,同比增长49.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16.32亿元,同比增长7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17亿元,同比增长2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3 897元,同比增长30.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 950元,同比增长69.4%。
    项目建设 全年开工建设项目51项,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24项,亿元以上项目4项。前抚铁路全线开工;抚远机场预可研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评估论证和国家民航局评审,进入立项阶段;黑瞎子岛保护与开发获国务院正式批准,上岛桥项目获省发改委立项批复;乌苏镇灌区可研报告通过水利部审查;黑龙江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项目总体规划、预可研报告上报省政府审批;抚远深水港、抚乌公路、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城乡道路、供水、供电、供热等民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对俄贸易与招商引资
    全年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7.5亿美元。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2个,实际到位资金11.7亿元,同比增长223%。引进外贸企业11家,全县外贸企业发展到67家。
    城市建设  完成迎宾路、和平路等4条街路及附属设施新建、改建工程。万基花园、怡景家园等10个小区相继建设,房屋新建面积36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3万平方米,绿化覆被率达37%以上。城市商业区进一步扩展,大大世贸中心、鑫源轻工农贸市场、对俄商贸步行街、休闲一条街等大型商贸区建设进展顺利。
    农业
    全县粮食总产实现2.75亿公斤,农业总产值实现14.38亿元。现代农业综合示范核心区建设扎实推进,完成8万公顷规模化生产任务。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重点龙头企业达到6家、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到33家。建成各类畜牧养殖场44个,畜牧业产值实现1.66亿元。完成新农村建设投资1 192.5万元,试点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投入扶贫资金1 140万元,完成16个重点村的整村推进任务。争取农机补贴资金1 266万元,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绿化深入开展,圆满完成0.45万公顷造林绿化和540.33公顷造林整地任务。新建和改扩建通乡通村公路78.9公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全面铺开,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都取得新成效。
    工业和民营经济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 845万元,同比增长57.5%;实现利税2 429万元,同比增长135%。民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19.4%。节能减排取得阶段性成果,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32%。华夏东极太阳广场、西山公园、东极荷园等景区建设进展顺利。抚远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完成基础建设。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2万人次,旅游创汇1.7亿美元。
    民生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 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 000余人,实现劳务收入近6 000万元。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66%,为5 907名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288.94万元。落实义务教育保障经费84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全部免除,对1 258名贫困寄宿学生给予生活补助。农村泥草房改造561户。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发放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金2 953.5万元。城乡困难群众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均超过省定标准。
    社会事业
    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第四中学教学楼、宿舍楼项目进展顺利。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得到加强,完成县医院综合楼基础工程,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5所。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严打整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