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赵连钧 1959年10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9年8月参加工作,2008年2月任现职。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玉和
市长:李大义 1961年3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7年8月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副市长:栾 娟(女) 曲树成 董景铎 王洪伟 黄绪堂(挂职)何文良 李 波(挂职)
市政协主席:王玺臣
【概况】
穆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与俄罗斯接壤,有44公里的边境线,南连绥芬河、东宁两个国家一级口岸,西接牡丹江市,北靠鸡西市。境内有穆棱、八面通两个森工林业局。行政区总面积6 6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 566公顷,总人口32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92‰。域内蕴藏有红松、雪松、水曲柳等名贵木材,黄金、煤炭、石墨、氟石等矿产资源,人参、党参、黄芪等百余种药材资源,木耳、银耳、蕨菜等山产品数量丰富,可开发的风能资源极为可观,是中国大豆之乡、国家名晒烟基地、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种植基地、国家级绿色食品肉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先后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市、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市、中国魅力中小城市200强、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城市等殊荣,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试点市。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8.48亿元,同比增长16.7%,增幅居牡丹江市6县(市)第1位。
农业
发展两烟面积0.27万公顷,成为全国最大晒烟计划种植县,烟税突破3 500万元。举办第2届牛业博览会暨中国肉牛品种改良高层论坛,加大乳肉兼用牛推广力度,完成紫花苜蓿种植233.33公顷,成为国家现代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食用菌栽培总量达到1.9亿袋,实现产值2.3亿元,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1 262元。完成三北防护林建设0.21万公顷,与部队共建马桥河北大岗防护林带11.8公里。开展春秋两季水保会战,承办全国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现场会,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0.46万公顷。扩权强镇凸显成效,乡镇级财政收入完成5 971万元,增长58.4%。新建河西龙眼村、兴源东村两个高标准示范新村。在牡丹江市率先实施草坪、地下排水、彩化树种进村。完成“五场一池”建设44个,新建安全饮水工程56处。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和应交税金分别实现15.3亿元、44.9亿元和2亿元,分别增长66.9%、73.2%、77.8%。“百强企业提升工程”加快实施,成立品牌服务办,开展“百名干部包企业”活动,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户;万事达塑编、好家木业、电站阀门等企业实现提产扩能,光义煤矿四井整体出让,烟厂、光大合金实缴税金近6亿元和近千万元,科冕木业正式上市。参加牡丹江市举办的韩国、日本周活动。与俄罗斯斯帕斯克达利尼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在全省县级率先开通非口岸城市对俄旅游、货运专线。信富木业、亿源工贸境外园区启动建设。对外进出口总额完成8 595万美元,增长54.1%。
项目建设
开展“百人、百天、百项目”招商会战,先后举办大连、厦门、哈尔滨、西安投资推介会等大型赴外招商活动20余次,接待客商610批(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9.2亿元,增长48.3%,到位额连续3年列牡丹江各县(市)第1位。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十文字风电二期并网发电,信富木业二期完成部分厂房和土地平整,科冕木业二期正在安装调试设备,华力家具一期竣工投产,嘉穆板业增资1 000万美元用于俄罗斯木材贸易加工,东北山货大市场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全省首个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落户穆棱市并启动建设。绥牡高速公路穆棱段78.4公里征地、拆迁工作完成;八马公路升级改造工程通过省交通厅立项批准,高速铁路“穆棱新站”规划设计获铁道部批准,大连港“铁海联运”物流项目开工建设。
城市建设
投资1 000余万元,完成6条次干道拓宽改造,新安装路灯183基;投资1 000余万元,在牡丹江市率先实施大树进城,城区和开发区栽植大树4 700株,新增绿化面积11.4万平方米;增建交通信号灯7处,街心广场10余处;城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封闭农贸市场开工建设;奋斗水库项目进入国家审批程序并完成初审;投资900万元,完成小清河99户居民动迁和河道改道;新增大网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首次引进燃气管道供气项目;出台棚户区楼房促销政策,6片区23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工程陆续完工。
社会事业
连续第三年调增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津贴,平均工资水平居牡丹江6县(市)第2位。将2 155名“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新纳入城乡低保对象8 775人,保障率大幅提高。投资近700万元建设牡丹江市一流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成功列为省级城镇医疗救助工作试点市。4栋3.1万平方米廉租房完成主体工程,405户3.44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完成改造。居民热费价格在兄弟县(市)都提价的情况下,连续第二年由政府补贴近千万元不上调。穆棱市一中步入全省示范性高中行列,第一医院迁建和一中扩建工程全面启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全国唯一的联合国第六周期项目县。投资2 500万元完成农村无线数字电视和城区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建设。抗日战争博物馆和吴大潋纪念馆对外开放,被评为全省群众文化创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