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绥化市

  市委书记:胡世英 1954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4年参加工作,2002年4月任现职。
    副书记:肖建春 邱奎忠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洪烈
    副主任:张贤超 王兴彪 刘占生 刘万发 陶福胜 李红霞
    市长:肖建春 1957年1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8年8月参加工作,2008年4月任现职。
    副市长:聂耕寰 夏永智 周 泉 韩慧峰 盛 威 王国俊 李宝山 王志鹏
    市政协主席:宋德新
    副主席:宫伏山 王景顺 刘凤鸣 范育松 安久维 吕艳艳
    【概况】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小兴安岭余脉丘陵地带与平原衔接处,地处东经124°53′~128°30′,北纬45°30′~48°02′。东交伊春市,南邻哈尔滨市,西接大庆市和齐齐哈尔市,北连黑河市。辖区面积3.4万平方公里。下辖肇东、安达、海伦3市,庆安、绥棱、兰西、望奎、青冈、明水6县和北林区。现有人口572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26‰。绥化市于1862年(清朝同治元年)开发设镇。因地处草原密林地带,故得名北团林子。1885年,设理事通判厅,并取“吉祥安顺”之意,改名为绥化。绥化市前身原绥化地区建于1956年3月,专署设在绥化县。1958年8月改为松花江地区,驻地迁至哈尔滨市。1965年6月又改为绥化地区,驻地迁回绥化县。199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绥化地区行署,设立地级绥化市;撤销原县级绥化市,设立县级北林区。绥化市总体地貌大体为“二山一水七分田”。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境内有松花江、呼兰河水系等大小河流38条,流域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地面水资源量为24.4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2.4亿立方米。野生动物有紫貂、水獭、梅花鹿、飞龙等数十种。盛产木耳、猴头等多种山产品。森林覆被率达12%以上,林木蓄积量为1 926万立方米。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烤烟、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发展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有中国寒地黑土特色农业物产之乡美誉。主要矿产有石油、铁、煤、大理石、天然气、石灰石、项英石、花岗岩、陶土等数十种。优质矿泉也有很大开发价值。境内有滨北、滨佳、滨洲3条铁路贯穿6个县(市、区),哈大、哈黑、哈伊、明沈4条国家级公路贯穿7个县(市、区)。
    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300亿元,是投资力度最大的一年。海伦市、望奎县、青冈县、庆安县、安达市、北林区、兰西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超过70%,市本级、肇东市、安达市、北林区、望奎县的投资增量都在10亿元以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全市新建续建3 000万元以上项目202个,亿元以上项目76个,完成投资122.5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52.8%。新引进项目30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1个,到位资金86.5亿元,增长31.3%。市本级保利光伏材料、肇东光电产业园、安达贝因美二期、望奎三精新中药、庆安响水河矿开发二期、明水格林谷氨酸钠、海伦干法纸浆、北林生物质发电、青冈绿春源饲料、绥棱复合地板、兰西生物固化燃料等项目是规模大、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强的项目。安达MTBE和海伦九鼎酵母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投产。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3亿元建设农村公路3 357公里,是年初计划的2.5倍,总里程和投资额连续4年居全省首位。支持伊绥、绥北两条过境高速公路建设,落实动迁征地资金6亿元。城市基础建设投资持续增加。道路、给排水、绿化、亮化、广场及公园等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启动城市“三供两治”项目28个,总投资25亿元。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全市房地产开发面积413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以上。建筑及房地产业为全市财政贡献税收4亿余元,占整个地税收入的近1/3,同时拉动了几十个相关产业发展。 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增加值实现213亿元,同比增长11.7%。大力实施粮食产能工程,建设重点农业基础项目和高产攻关田项目39处,组建千万元以上农机合作社17个,总投资33亿元。“肇兰青”0.67万公顷玉米高产攻关田项目得到胡锦涛总书记肯定,“庆北绥”13.33万公顷水田现代示范区项目在全省和全国现场会上推广。在多种自然灾害情况下,粮食总产实现111.95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农村人均贡献粮食2.8吨,《人民日报》以“绥化市筑起绿色大粮仓”为题头版头条进行报道。全国产粮大县增加到6个,肇东市再获全国产粮大县标兵殊荣,海伦市、北林区、望奎县、青冈县、庆安县被授予全国产粮大县。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以生猪、奶牛两大工程为牵动,肉、奶、蛋产量大幅提升,畜牧业增加值实现80亿元。用经济手段推进生态林业发展,完成人工造林20.9万公顷,居全省首位。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持续增加新农村建设投入。村镇建设总投资42.76亿元,增长1.7倍。投入改造资金30亿元,使5万户农民告别泥草房。13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肇东段松干堤防全面竣工。全市又有17万农民吃上安全水。绥棱县加大改造投入,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80%。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扶持,全市内转外输劳动力108万人,劳务收入60亿元。
    工业经济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13亿元、增加值62.8亿元、销售收入210亿元、利税33亿元,分别增长18.9%、24.2%、20.6%和34.8%,均超全省平均增幅。强化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拉动作用。帮助协调贷款15亿元,争取新型工业化专项、技术改造和贷款贴息等资金3 663万元,协调国储粮和陈化粮110万吨。全市食品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工业近7成的增加值和8成以上的利税来自骨干企业。肇东中粮、伊利乳业、安达贝因美、青冈龙凤、望奎双汇北大荒、庆安鑫利达、明水三精制药等企业的平均增速在30%以上。加强园区载体建设。全市17个工业集聚区基础建设投入2.4亿元,新入驻重点项目39个,项目聚集效应愈加显现。哈大齐工业走廊肇东、安达项目区建设成效显著,辐射示范效应迅速扩大,新引进大项目18个,累计入驻大项目70个。全市培育3个国家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3个省级以上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户,新建产、学、研联合体5个,全省唯一的牛奶检测中心落户安达市。肇东中粮、青冈龙凤、兰西朝阳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作用日益加强。全市工业开发新产品50余种,获省级优秀新产品奖2个。加强环境保护,完成年初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
    商贸流通和现代服务业
    稳定外需、扩大内需,努力放大新的增长点。进出口贸易稳步回升。实现进出口贸易额7 345万美元,同比下降6.5%,小于全省降幅23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长47%,对俄贸易超额完成任务;实际利用外资3 774万美元,增长4%。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汽车下乡工程顺利推进。改造提升县级配送中心10个,新建、改建农家店600个,基本实现村屯全覆盖;销售汽车、家电下乡产品近11.5万台件,兑现补贴6 700余万元,有力地扩大了农村消费。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全市各类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到215个。全市新建专业物流公司30余家,并在全省率先组建区域性粮食集团。物流经济对全市财政贡献率增长10%,安达市仅第三方物流就对财政贡献税收1.2亿元。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全市金融机构累计投放贷款250亿元,同比增加82亿元,增幅达49%,其中信用社投放贷款83亿元。哈尔滨银行在绥化设立一级分行,大庆商行落户肇东市。兰西朝阳公司在美国柜台公示板上市,填补了绥化市上市公司的空白。全市成功申报小额贷款公司10家,肇东市、兰西县、青冈县小额贷款公司已开业运营。全市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21.14%。全市金融业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为财政贡献税收1.5亿元。生态休闲、农业观光、民俗文化等地方特色旅游实现长足发展,旅游业收入实现5.6亿元,增长17%。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47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40.7%。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壮大,实现增加值296.9亿元,增长21.2%;实现税金19.1亿元,增长20.1%,占全口径财政收入48.5%。
    民生和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在就业保障上,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9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5 498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开展“三支一扶”和就业见习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3.5%。为1 969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 400万元,超额完成了省定目标。在住房保障上,投资40余亿元,新增棚改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投资30亿元,改造泥草房5.4万户462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33万平方米,有6 613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上廉租房,有31 321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享受到廉租住房补贴。全市对2 500户农村倒危房进行改造重建。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惠及城乡居民11.2万户,是全市投入最大的民生项目。在养老保障上,投资5 135万元,新建县级中心敬老院6所,全市中心敬老院发展到21所,居全省首位。把2.79万名“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养老保险,实现了老有所养。全市为14.17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3.59亿元。在弱势群体保障上,城乡纳入低保人员达46.6万人,增加4万人,发放救助资金6.7亿元,向农村受灾群众提供生活补助5 533万元,发放口粮6 700余吨。在医疗保障上,新建、续建、扩建医疗机构32所,“三网四化”建设稳步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3.8%,补偿金额超2亿元。城市“双低”人群医疗救助8.2万人,救助资金780万元。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扩展到92.98万人,位列全省第三。甲型HIN1流感防控有力,全市无暴发性疫情。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投入2.6亿元,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危房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统筹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规模超计划完成50%。投入2.07亿元,建成1 000平方米县级社区服务中心15个,500平方米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6个,150~300平方米社区服务站76个,建成服务网点3 593个,全市161个社区的办公用房全部解决。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62项,投入资金达1.5亿元,科技特派员工作受到全国表彰。新建标准化乡镇文化站36所、农村书屋300个。竞技体育加强,青冈籍运动员李艳风荣获第11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铁饼冠军,实现了绥化市全运会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数字电视提前开通。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城乡生态环境改善。全市新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8个,生态乡镇10个,生态文明村96个。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