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省委
(1)深入开展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民革省委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的落脚点和推动点放到专题活动开展和基础理论研究上来。作为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民革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在全省开展征文活动,共征集文章40余篇,其中10篇被推荐到民革中央,参加全国评选;邀请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峰来哈做辅导报告,增强了广大党员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省委会以民革中央、中共省委、省委统战部组织的各种类别的座谈会、研讨会、谈心会为依托,不断拓展基础理论研究。黑龙江省民革撰写的《关于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文章在大会发言,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顺利完成省委统战部招标课题《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并参加中央统战部中标理论课题。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的关键点和契合点放到提高参政能力和学习型机关建设上来。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体现参政党价值。民革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革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到民革参政履职的各项工作之中。开展“如何提高民革参政能力”大讨论,各级组织都参与到学习讨论中来,这一创新的议题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参与热情,使大家逐渐认识到参政水平、履职能力与中国政治制度的要求的差距,与当前形势发展对参政党要求的差距,而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缩小这些差距的有利契机。何小平主委撰写的《提高参政能力的四个着力点》一文在《团结》杂志上发表。2010年,在陆续召开的全省民革机关工作研讨会、民革全国机关建设工作研讨会、民革东北三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工作研讨会上,省委会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以建设更高水平学习型党派机关为目的开展对党派机关建设的研讨,从民革专职机关干部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的角度切入,提出“要把讲学习上升为党派机关的政治生态来考量”。省委会机关2010年还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加强舆论宣传力度,保证活动成效。省委会重视推进刊物和网站建设,黑龙江民革网站与龙江民革杂志适时开辟活动专栏,加大报道力度,强化宣传效果,切实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同时加强与中央网站的联系和交流,对省委会重大活动、重点调研、重要提案以及党员突出事迹等,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黑龙江省有60余篇稿件被中央网站采用。民革全省各级宣传部门进一步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有效地扩大了民革组织的社会影响。哈尔滨市委会、大庆市委会,汤连志、赵丹石、陈嘉斌等3位民革党员分别荣获民革中央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2)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上下联动,做好联合调研工作。关注三农问题,是民革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2010年9月,民革省委与民革中央联合调研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深入九三农场局、嫩江县等地,指出,应加快产粮大县的城镇化建设步伐,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优先把产粮大县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点范围,给予其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关于进一步推进产粮大县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已呈送到中央相关部门,该报告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批示。群策群力,做好协商、发言、提案工作。省委会领导就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坦诚建言,提出了加强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研究、完善生物产业、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等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中共省委和省政府重视和采纳。全省民革党员中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分别以各级“两会”为平台,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全国“两会”期间,何小平主委、田在玮副主委提交的《落实科学发展,构建高质量GDP》和《关于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提案》等多份提案建议,就民生改善与社会建设、低碳经济、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等问题建言献策,受到厂委员们的关注与好评,《新浪网》、《中国建筑新闻网》、《黑龙江经济报》等多家媒体纷纷采访报道并刊载。在黑龙江省“两会”召开之际,民革省委提交大会发言5篇、集体提案4件,民革党员中的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个人提案和建议48件,其中《关于保护三江平原湿地的建议》等3件集体提案和民革界别委员万学臣、庞可培的2件个人提案被评为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优秀提案。民革党员万学臣、王波、王文明、谷振春、赵敏、唐新伟、夏富祥等7人被评为优秀省政协委员。各市委会也充分利用“两会”平台,发挥建言献策作用:,哈尔滨市委会共提交提案72件,其中《关于我市肥料农药市场的几点建议》被评为优秀提案;齐齐哈尔市委会共提交提案64件,其中《关于利用好人防工程的建议》已得到市人防部门的有效落实;牡丹江市委会共提交提案84件,其中《关于发展我市养老事业全面实现老有所养的建议》得到厂市劳动人事保障局、市老龄委的采纳落实;佳木斯市委会共提交提案52件,其中《大力推进我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意见》被列为市政协主席督办的6号提案;大庆市委会共提交提案92件,其中《关于进一步打造温泉经济的建议》被确定为市政协主席督办的重点提案;绥化市委会共提交提案65件,其中《关于推进“两区”建设,加大农业开发力度的建议》被市政协授予优秀提案。上述提案和建议已转化为政府的政策措施。统筹部署,做好重点调研工作。2010年省委会的重点调研课题为关于《中国式城市化建设与减少农民数量的关系研究》、《做强做大我省生物产业的调研》和《资源整合加快我省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调研》。省委会成立以专家、学者为主的调研组,对课题的进展给予指导和督促。调研组相继走访五常、华西村、哈尔滨市红光锅炉厂、德强集团等地,形成调研报告,其中《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报告被选定为省政协十届十一次常委会议的大会发言。哈尔滨市委会的两项重点调研课题,经过深入调研,形成的《我市出租车业存在深层次问题及建议》和《大力发展我市县域经济的建议》得到哈尔滨市领导的批示;佳木斯市委会在掌握翔实的调研材料后,形成的《关于对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几点建议》得到佳木斯市长的签批。集思广益,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进一步健全信息上报及采用考评制度,全年省委会共向民革中央、中共省委、省政协上报信息百余条。民革省委还被民革中央评为参政议政先进集体。各市委会也积极发动领导采写信息,全省有10多条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批示。召开全省参政议政工作会议,表彰2009年度为民革省委参政议政工作作出贡献的10个先进集体和10名先进个人。哈尔滨市委会由于信息工作成绩突出,荣获全省参政议政集体一等奖和市政府政务信息报送先进单位。真抓实干,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省委会按照年初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各项工作,继续加大对兰西县永久村的帮扶力度,做好兰西县“9+1”智力帮扶工作;继续加强新农村建设,搞好对七台河市东胜村的帮建对接工作。积极向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申请,主动同“中华济困行动”与“中国医药绿道济困行动”有关部门协调,为方正县医院争取到1台美国MD魅力1 800全自动化分析仪,价值人民币140多万元。哈尔滨市民革党员引资工作成效显著,计划招商引资项目13个,意向协议资金168亿,已到位资金39亿,为哈尔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之际,黑龙江省民革栾莹、李艳凤、夏焕新、刘淑珍4人被民革中央授予“民革全国优秀女党员”的荣誉称号。省委妇委会始终心系弱势群体,先后为道外区低保贫困户、松北镇老年公寓送去了价值3 000多元的衣物和生活用品。(3)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不断提高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以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领导决策能力为出发点,按照民革中央要求,召开了一次省级组织领导班子谈心会,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推动后备干部队伍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了“民革黑龙江省党员骨干培训班”,共有67名骨干党员参加培训。持续推进组织发展工作。坚持注重质量、注意数量、保持特色、优化结构的组织发展原则,有针对性地对组织发展工作提出改进意见。截至年末,全省共有党员2 928人;全年全省共发展党员138人,新发展党员中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129人,占93%,其中博士6人、硕士20人,党员平均年龄38岁,党员结构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改善。举办了省直“联系人士培训班”,共有55名联系人士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深化了联系人士对统战工作特别是多党合作制度的认识。另外,6个市级组织基本完成了党员信息的录入工作,实现组织信息化管理和资源共享。努力探索把握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经验和规律。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洁带队与省委会组成调研组就黑龙江省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考察调研,通过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和方法。民革省直工委组织省直支部支委进行交叉调研与交流,查找出一些支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总结出先进支部好的经验与做法,为加强基层支部建设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省委会对《省直支部量化考核办法》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制定了新的《考核办法》,对2009—2010年度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联评。在民革全国先进基层组织、基层工作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黑龙江省民革省直属医药卫生一支部、哈尔滨市道外一支部、牡丹江市西安支部、大庆市乘风支部4个基层组织和刘晓为、夏富祥、于谦勇、孙殿君、马丽、王振东、吕铁军、吕艳艳、姚洪志9名同志受到了表彰。(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开创祖统工作的新局面。省委会贯彻中共中央各项对台方针政策,落实民革中央关于对台工作“四个转变”(重心向参政议政转变、领域向多向型转变、渠道向多元化转变、主题向和平发展转变)的要求,继续努力开拓祖国统一工作渠道和工作领域,扩大工作成果。弘扬中华文化,积极开展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乔谷副主委率民革访问团应邀赴台参访,受到了中国国民党中央原常务委员、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的热情接待,搭建起了与新同盟会之间的交流平台。先后分三批组织百余名党员赴台参访,湾各界人士进行交流沟通。拓展工作渠道,积极捐建牡丹江中山广场。牡丹江市委会历经两年多的艰辛努力促成了牡丹江中山广场项目,该项目是牡丹江市委会与大连苏苑牡丹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捐资1 500万元建设的,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广场中心矗立一尊表现孙中山先生早年在香港求学形象的青铜雕像,铜像由孙中山先生嫡孙女孙穗芳女士捐赠,铜像底座由日本中国统一促进会会长陈福坡先生捐赠。中山先生铜像落成庆典已于10月隆重举行。中山广场建成后,将成为东北三省唯一的具有孙中山先生雕像的音乐喷泉广场,可以成为弘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思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立足民革特色,积极开展祖国统一联谊工作。民革省市各级领导和党员积极接待回哈探亲、访问、讲学、旅游的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并在传统佳节到来之际,通过举办台情报告会、座谈会、茶话会、联欢会等形式,开展祖国统一联谊活动。在工作中不断发挥祖统委员会、祖统理论研究组和特约撰稿人的作用,密切跟踪和关注、分析两岸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提高台情研究水平,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民革大庆市委会撰写的《台湾问题研究之我见》理论文章已上报民革中央宣传部。 (左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