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2010年,黑龙江省各级工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绩。(1)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积极组织广大职工开展“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活动。开展“建功立业漠大线中俄原油管道工程”劳动竞赛、“建设新动脉振兴黑龙江”铁路重点工程建设劳动竞赛和“四保五好”公路建设“三年决战”劳动竞赛等活动。全年全省职工提合理化建议13.3万件,其中已实施5.46万件,创经济效益14亿元。大力弘扬工人阶级革命精神,广泛开展“学习铁人精神、争做铁人式职工”活动。组织铁人精神宣讲团在全省进行巡回演讲。圆满完成黑龙江省职工素质工程第一个五年规划的目标,以省委、省政府“两办”名义下发《黑龙江省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第二个五年规划(2010—2014)》。(2)努力做好工会维权工作。积极推动省人大常委会通过《黑龙江省集体合同条例》,协调省劳动关系三方办公室出台《黑龙江省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三年规划》和《黑龙江省集体协商百日要约行动计划》,加强了工会工资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共同约定行动”,全省企业参与面达到70%。开展党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工作。2010年3月30日,省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创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工作的通知》。全年已选拔与推广25个省级示范单位和155个市、县级示范单位。6月11日《工人日报》第2版刊登黑龙江创建示范单位的做法和经验。全省示范单位180家。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对厂务公开先进单位进行表彰。6月6日,省总工会与省纪委、省监察厅、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省人保厅、省工商联等单位联合下发《关于表彰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模范单位、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全省120个企事业先进单位和300名党政工先进个人受到表彰。11月4日,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召开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暨先进单位表彰电视电话会议,黑龙江省大庆市纪委等4个单位被授予“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6个单位被授予“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称号。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和“平安龙煤”活动,加大班组安全建设的力度。召开全省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双鸭山矿业集团“五型”班组安全建设模式。树立的“佘洪海班组”已被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监总局评为全国“十佳”安全班组,并在人民大会堂作经验介绍。(3)进一步完善工会帮扶体系。继续深入开展全省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加强全省帮扶中心建设,使帮扶中心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省市(地)、县(区)建立帮扶中心126家。经省总工会和各市地工会积极协调,将帮扶中心省级财政匹配资金纳入省财政预算,有10个市地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阳光就业”活动和“金秋助学”活动。2010年,全省工会系统共筹集资金2 412.4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26 228人,帮助12 258个困难职工家庭的子女圆了大学梦,资助困难农民工子女就学2 390人。各级工会组织共向困难职工家庭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18 404人次,举办招聘会等就业服务系列活动303次,专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4 731个,提供见习、实习岗位4 006个,提供就业信息2 808条,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实现就业4 179人次。(4)大力加强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工会覆盖面不断扩大。落实“两个普遍”,深化“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行动,开展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强力推进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工作。积极与省统计局、省工商局、省税务局、省中小企业局等部门沟通联系,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法人单位数为基本依据,参照税务登记单位数和工商登记单位数等基础数据,深入普查摸清。将2010年10—12月第四季度作为全省工会组建工作“攻坚季”,出台《黑龙江省总工会关于2010—2013年工会组建工作百分考核办法》,对完成企业建会任务的市(地)、县(区)和有关产业工会给予奖励,对完不成建会任务的取消其工会系统各类评先评优资格。出台《黑龙江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在全省工会基层组织和广大职工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2010年,黑龙江省新增工会会员21.3万人,新增工会组织3 481家。深入推进县级工会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全省“十佳”标兵县创建活动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规范化建设活动。制定下发《黑龙江省总工会关于全省工会“十佳”标兵县(市)考核细则》和《黑龙江省总工会关于区工会标准化建设考核细则》,大力加强小企业工会联合会建设和选聘职业化工会干部工作,下发《黑龙江省总工会关于加强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工会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展标准化建设以来,全省64个县(市)已有60个工会单部配备同级副职工会主席,占全省县(市)的93.8%,比2005年增加46个,提高71.9%,实现历史性突破。县级工会标准化建设已延伸到区。“十佳”标兵县创建活动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规范化建设活动取得显著成效。(5)强力推进再就业工作。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妇联及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全省开展“2010年春风行动”。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工商联共同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提供空岗信息182 947个,签订就业意向52 987人,签订职业技能培训意向13 287人,维权及法律援助16 968人次。继续与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共同实施“家政培训”工程,有7家培训机构进入实施家政培训工程机构之中,完成7 193名家政服务员的培训工作。扎实推进农民工带头人培训工作。全省工会确定培训各类农民工带头人2 000人,省总工会和市(地)工会分层次培训。省总工会召开“农民工带头人培训”活动动员大会,培训农民工带头人100人,在安达市召开推行乡镇、村屯培训站(点)、帮扶站(点)建设现场会。截至年底,省总工会及市地工会共培训乡镇、村级农民工带头人(工会主席)2 144人,县乡培训农民工带头人4 071人。 (田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