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2010年,全省共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3 466起,同比上升2.12%.死亡1 395人,同比下降3.13%,受伤3 740人,同比上升1.25%,直接经济损失2 457万元,同比上升6.23%,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交通秩序整治 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深化和拓展“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针对不同时期交通管理工作特点,先后开展涉牌涉证、酒后驾驶、公路客运安全教育整治、东北和华北区域联合行动、“泥头车”、“护农保收”、“护游”、冬防会战、“春运”等专项整治行动15次,积极做好春运、“两会”、“哈洽会”以及法定长假期间的交通安保工作,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严格落实“十个必查”、“十个一律”、“十个严查重处”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处罚交通违法行为496.4万起,行政拘留4 023人。各地高度重视源头管理工作,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联合对客货运输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不断加强户籍化管理,营运客车、危化品运输车、接送学生车等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管理进一步规范。持续强化事故易发、多发点段的排查治理,排查出隐患点段295处,其中203处得到有效治理,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力度有所加强。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公安交管部门在大兴安岭“6?26”火灾、吉林“7?26”化工原料桶流入松花江事件、伊春“8?16”烟花爆竹厂爆炸、伊春“8?24”空难等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和多场暴风雪白然灾害救援处置工作中,克服困难、连续奋战,保安全、保畅通、保稳定、保便民,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科技和保障体系建设 各级公安交管部门紧紧抓住全省公安机关“大情报”体系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深入开展“七大工程”和“一个体系”建设。在网络升级改造上,13个交警支队二级网带宽全部达到100兆以上,部分大队三级网带宽也达到100兆。在系统整合和数据省级集中上,已采购l 000余万元硬件设备,并已进行机房扩容和数据清理,有望成为全国第一批业务系统“六合一”推广试点单位。在扩大互联网社会服务范围上,交警总队门户网站——龙江交警网开通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给予好评,开通仅一个月点击量就突破20万次。各支队也积极搭建互联网网站,进一步拓展服务项目和服务领域。在指挥中心提档升级上,有8个支队对指挥中心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指挥调度功能,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迈出可喜的一步。在系统维护与应用上,系统运行平稳,数据质量明显提高,在公安部交管局3次通报中,黑龙江省数据更新率均为100%,位列一等。
交通安全宣传 各级公安交管部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结合“三优”文明城市、交通安全村和交通安全学校创建活动,认真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不断拓展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初步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负责、交警牵动、社会参与、广泛关注”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关爱生命,文明出行”、“文明过马路,礼让斑马线”、“畅行中国——文明交通在行动”等主题宣传活动287场次,印发宣传手册、宣传卡片和致驾驶人一封信782.3万份,形成了较强的宣传声势。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建立了文明交通公益广告、恶劣天气路况、气象信息发布的联动机制。加大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在中央、省、市级媒体发稿2.5万件,在省、市级媒体开办专栏193个,拍摄和播映公益广告、交通安全专题片151部。
队伍建设 各级公安交管部门按照“四型公安机关”和争做人民群众心目中“好人、亲人、能人”的要求,开展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树立新时期执法形象”为主题的执法为民教育活动;按照“三个必训”要求,总队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培训2 388人次,各地组织网上培训60次15 393人次,考试合格率为91.3%;开展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重点的“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走访群众14万余人次,走访企业3 301个,组织警营开放活动826次、警民座谈活动1 298次;开展典型选树活动,有3个单位荣获全省政法战线先进集体称号,3名民警荣获全国交警系统执法标兵称号,3个单位和5名民警荣获全国严厉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先进集体和个人称号。 (刑一夫 苏宏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