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储量管理
2010年,储量管理工作围绕实现“掌控家底、保障发展、维护权益、稳定秩序、做好服务”总目标扎实工作。在“量”的管理方面,通过利用现状调查,摸清底数,澄清历史;通过评审备案,严把人口关;通过登记统计,探索建立账户登记制度;通过动态监测,实施储量消耗的过程监管。全年完成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报告168件、补充备案矿产资源储量报告6份、矿产资源储量登记231件、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查393件、矿床工业指标审查4件,有效实施对2 506个矿山的储量动态监管。在“价”的管理方面,要求矿业权评估机构在评估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现场调查和市场调查;对“122号文件”进行修改完善,按市场规则重新调整探矿权参数;以项目为支撑,建立覆盖全省不同矿种的基准矿价;按市场情况,调整煤炭采矿权的控制性价格,强化调控力度;深入研究混合投资形成矿业权的价款返还办法,确保了国家权益不受损失。在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方面,开展按资源储量消耗收取补偿费试点;发挥矿产督察员作用,对全省矿补费征收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补漏查缺,完善管理;配合财政部门建立矿山产量税费监测系统。在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方面,着眼于“收好、管好、用好”地质资料这3个关键环节,强化汇交管理、机构管理,强化利用平台建设。重点围绕“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整合哈大齐经济区历史上形成的所有地质资料,进行系统性研究,推进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进程。全年向社会提供地质资料借阅1 086人次、3 086档、125 313件次,接受地质资料查询21 276人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地质信息支持。在矿产资源政策研究方面,开展矿产地储备工作研究,对省级储备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推动了全省矿业有形市场建设进程。开展“八大经济区”之一的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及财政政策研究,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探索混合投资形成矿业权价款返还分割办法,深化混合投资价款评估方法研究,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管方面,全省实检勘查项目年检750个,实检矿山2 748个。通过年检,注销采矿许可证75个,吊销采矿许可证49个,收缴环境、闭坑抵押金1.43亿元。在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方面,全国首创“一二三四”模式,拓开工作局面,破解难题,带动了全国整体工作推进。代替国土资源完成两项试点任务,全面完成煤、铁、铜、铅、锌、金、石墨等19个矿种、505个矿区、4 433个各类矿山的核查工作,共编制调查报告近5 000份、各类图件7万张,进一步澄清了储量现状。参加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的所有专项行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工作,省国土资源厅被省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杨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