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经济
2010年,省地质矿产局经济工作总量首次突破15亿元,达到15.17亿元,分别比上年和“十五”期末增长13.5%和128%,是属地化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全局实现经济效益2.67亿元,也是属地化以来经济形势最好的一年。全局净资产达15.8亿元,人均净资产31.98万元,是属地化以来经济积累最多的一年。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党组基于全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及矿业经济发展现状,依托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国内经济复苏的大环境和中央加强地质工作的大背景,提出实施地质勘查“五大战略”的总体工作部署,全局认真贯彻执行。全局共承担各类地质项目510个,投资总额8.98亿元,其中找矿战略实施177项、找水战略实施9项、找热战略实施22项、基础地质调查项目58项,“走出去”战略实施境外项目4个。鸡东县四山林场铜金矿普查项目取得重大找矿进展,有望成为黑龙江省继多宝山铜矿后又一新的重要矿产地;林甸县长青林场地热资源勘探顺利实施,评价大型地热田1处;全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等工作顺利开展;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在探索中前行。全局矿权数量从“十五”期末的132个增加到2010年底的219个,增长66%。规范矿权经营管理,确立矿权合作与流转的3项基本原则,使矿业权经营活动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有效地指导了鹿鸣钼矿、三吉屯煤矿等矿权合作工作的开展。省地质矿产局工作领域从地质找矿逐步延伸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等多个方面。组织实施大兴安岭北段松嫩盆地地学剖面综合调查、黑龙江中俄界河塌岸地质灾害调查、两大平原农业地质调查、哈尔滨城市地质调查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地质项目。 (杨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