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2010年,全省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关于“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希望黑龙江的同志继续抓好粮食生产,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真正使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成为国家可靠的大粮仓”的重要指示,牢记温家宝总理“祖国大粮仓,拜托黑龙江”的重托,以千亿斤(500亿公斤)粮食产能工程为主线,以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为重点,以新农村建设工程为载体,突出抓好“三个提升、两个确保、一个加快”(即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确保粮食总产量再登新台阶,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工作,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1)粮食总产首次突破千亿斤。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全力战低温、抗冰雪、除内涝、强管理、防病虫、促早熟,经受住了超乎寻常的压力和挑战,战胜了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夺得特大丰收。全省粮食总产量达501.3亿公斤,比上年增产66亿公斤,增量占全国的42%,成为全国第2个千亿斤粮食生产大省。粮食商品量达到400亿公斤以上,比上年增加65余亿公斤,是历史上为国家作出贡献最多的一年。(2)农民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全省优势特色产业全面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加之主要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农民劳务收入、财产性收入有新的增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速增长,达到6 210.72元,比上年增加1 003.96元,增长1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1.70元,增幅比全国高4.4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量是历史上最高的一年。全省农业收入比上年增加649.57元,占农民收入增量的64.7%,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3)生产能力有新的提升。投入银行贷款33亿元,整合农业开发资金,新组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337个,大农机装备水平和标准化作业能力显著提高,全省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8.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尤其是比较薄弱的水稻机插、机收和玉米机收实现较大突破。新建水稻标准化育秧大棚11.4万栋,大棚育秧比例比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水稻育苗向工厂化、智能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农村500万公顷耕地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在16个县(市、区)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试点,18个县(市、区)开展耕地地力监测与建设试点,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4)重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六大农机产业园区基础建设全面启动,引进5家大型农机装备制造企业,一期总投资12.7亿元。全省农机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32.5亿元,比上年增长62.5%。全省在建、新建农产品加工项目148个,竣工投产6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 200亿元、利税1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8%。外向型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全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实现2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7%。对俄境外农业开发面积达到42.6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3%。(5)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步伐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17.53万公顷,全省土地规模经营总面积达到466.4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33.13万公顷。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全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4 347个,带动农户100万户,进入全国前10位。农业综合执法加快推进,县(市、区)覆盖面达到95.6%。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在全省全面推行,搭建了农村集体资产五层级管理信息系统。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等其他改革均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得到中央首肯,省委、省政府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作了大会发言。回良玉副总理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跨上500亿公斤台阶作出批示:“这是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的一大喜事,是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工作的一大亮点。”农业部专门向省委、省政府发来贺电。省委、省政府也对全省农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省农委被授予全省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贡献奖。 (张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