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水产养殖

积极开发利用水域资源,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养殖,推广和应用新的水产养殖技术,使渔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渔民收入快速增加,水产养殖业已逐步成为全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省水产养殖的不断升温,各级财政支持渔业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全省各级政府和渔业部门对发展区域特色水产养殖业高度重视,继佳木斯市、黑河市、伊春市以市政府名义制定下发渔业发展意见之后,大庆市也制定做大做强绿色生态水产业实施方案,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一些县(市)的主要领导直接参与研究水产业发展问题。为了发展县域渔业经济,绥滨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队到省农委渔业局沟通联系工作,确定投资1 000万元建立绥滨县特色养殖示范区项目。截至年末,已投资200万元,完成100个网箱制作和部分配套项目工程建设。省财政将650万元的农村水产补助费增加到935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渔业发展。黑河市各级政府采取政府扶持50%、经营者自投50%的政策,鼓励养殖户发展网箱养殖。全市网箱养殖面积达到3 143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7%。推广普及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水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共组织19处和53处养殖场分别创建部级和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并相继建设一批市(地)、县(市)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截至年末,累计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44处,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86处,示范面积已达14.4万公顷,占养殖面积的37.1%。在推进过程中,注重把确保大中城市水产品安全放在首位,把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和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重点,放在围绕大中城市的商品鱼集中产区,普及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加强质量监督管理。重点建设的肇东市涝州镇(0.49万公顷)、五常市磨盘山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0.28万公顷)、巴彦县少凌鱼种场及呈祥水产良种繁育基地(177公顷)等“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带”,通过鱼池标准化改造,提高投饵机、增氧机配置数量,使用优质苗种、饵料,推广应用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等措施,使示范带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不断深化结构调整,产业效益进一步提升。(1)发展休闲渔业。养鱼场户把发展休闲渔业作为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在积极进行资源整合的同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休闲渔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佳木斯市养鱼户开展休闲游钓,全市共有大型休闲游钓场所59处,游钓点436个,游钓面积达0.17万公顷,休闲游钓收入达5 200万元。2010年,全省游钓面积达3.69万公顷、游钓点4 376个。(2)发展综合养鱼。2010年,节本增效的综合养鱼生产快速发展,全省综合养鱼面积达到6.6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3.2%。(3)发展水产品加工。各地依托黑龙江省淡水鱼类品种多的资源优势和毗邻俄罗斯的地缘优势,积极发展地产鱼类和俄罗斯进口鱼类加工,生产冷冻小包装产品、旅游方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和综合利用产品。全省水产品加工厂131家,加工量达到675吨。(4)外向型渔业取得新突破。巴彦县呈祥水产良种繁育基地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已成为该县两个出境水生动物养殖检验检疫注册登记场之一,并取得了对俄罗斯和韩国的水产品自营进出口权。2010年6月9日,巴彦县在呈祥水产良种繁育基地隆重举行松荷鲤鱼种对俄出口启动仪式,全年向俄罗斯出口鱼种和商品鱼30吨,实现黑龙江省食用鱼类出口零的突破。 (郭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