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江农垦管理局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2亿元,比上年纯增加42.9亿元,同比增长46.99%;企业利润达到1.2亿元,工业利润达到2亿元,财务收入达到30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7 386元,比上年纯增加2 386元,同比增长18.3%,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全省和全国农民的3.1倍、3.2倍,可扶持低收入户人均收入8 000元,同比增长23.08%;经济发展速度达到19.7%。实现工业增加值10.9亿元,同比增长65.15%。社会总产值达到249.2亿元,同比增长40.58%,其中农业总产值172.8亿元、工业总产值46.3亿元、建筑业总产值10.3亿元、运输业总产值5.7亿元、商业饮食服务业总产值1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15%、69.84%、38.42%、48.57%、22.28%。
种植业和农业综合开发 全年实现播种面积727 241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60.4亿公斤,比上年纯增粮食产量7.4亿公斤,同比增长13.96%。拥有耕地面积728 710公顷,同比增长2.6%。其中,水田面积为576 293公顷,同比增长17.27%:旱田面积为152 417公顷,同比减少30.35%。粳、稻产量分别占全省和全国的1/4、1/12,粮豆总产量分别占全省和全国的1/8、1/90,粮豆单产分别是全省和全国的2.2倍、1.9倍。新增混凝土晒场面积463 068平方米,混凝土晒场面积达到3 318 124平方米,同比增长16.22%。粮食仓储能力达到1 369 819吨,同比增长82.23%,其中新增金属粮仓81座、新增金属粮仓容量19.67万吨,保障粮食安全的硬件条件得以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农业机械 截至2010年末,全局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68.3万千瓦,同比增加12.54%;农用大中型拖拉机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分别达到13 924台、31 297台,同比分别增长5.12%、8.95%;农用小型拖拉机和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拥有量分别为9 674台、11 865台,同比分别减少3.97%、2.73%;机械整地面积达到72.72万公顷,同比增长2.47%,其中水田机械整地面积57.63万公顷、水稻机械育秧面积13.42万公顷,同比分别增长17.27%、12.05%;机械播种面积达到69.2万公顷,同比增长2.77%,其中水稻机械插秧面积54.9万公顷,同比增长18.61%;机械田间管理面积达到71.09公顷,同比增长6.5%,其中航化作业面积53.74万公顷,同比增长14.15%。新建粮食处理中心1座,粮食处理中心达到39座,同比增长2.63%;新增粮食处理能力108吨/小时,粮食处理能力达到1 514吨/小时,同比增长7.68%。
畜牧、渔业 截至2010年末,实现畜牧业增加值6.7亿元,新建以及改扩建养殖小区19.3万平方米。全局大牲畜存栏量50 224头,同比减少22%。其中,奶牛存栏量4 930头,同比减少11.44%;黄牛存栏量45 294头,同比减少23%。生猪存栏量l20 248头,同比减少l0.49%。家禽存栏量229.9万只,同比增长0.97%。羊存栏量411 302只,同比减少13.99%,其中绒山羊存栏量387 245只,同比减少12.24%。全年肉类总产量57 771吨,禽蛋产量9 010吨,牛奶产量17 334吨,同比分别增长24.83%、15.75%、7.89%。其中,肉猪出栏471 528头,肉牛出栏49 626头,肉羊出栏465 425只,肉禽出栏40 454只,同比分别增长30.40%、32.59%、7.4%、16.32%。淡水养殖面积达到99.38公顷,同比增长0.11%,其中鱼类养殖面积为98.73公顷,同比增长0.14%。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 652吨,同比增长4.41%。其中,捕捞产量1 216吨,同比增长4.83%;养殖产量1 436吨,同比增长4.06%。
林业 全局森林实有面积达到171 620公顷,同比增长1.29%;年末造林实有面积达到100 266公顷,同比增长2.23%,其中全年造林面积2 184公顷,同比下降34%。植树质量标准高,成活率保持在92%以上。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连续27年保持森林草原防火无火灾纪录。2010年3月9日,浓江农场被省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全省造林绿化竞赛先进单位”。4月1日,浓江农场被评为全国“绿化造林模范单位”。6月25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对在绿化国土、改善生态事业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城市、县、单位给予表彰,有21个城市(区)、89个县(市)、225家单位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建三江垦区的前进农场、浓江农场2家单位获此殊荣。9月16日,建三江管理局决定,从2010年9月起启动实施建三江垦区铁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该工程经分局林业部门实地普查,铁路全长180公里,计划绿化工程总投资2 400万元,其中水利挖沟筑台费710万元、栽植管护费880万元、苗木费810万元。两侧新营造林带长281公里,造林绿化面积337.47公顷,栽植各类树木46.8万株,木本花卉23.4万株。整体工程将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七星农场至前进农场60公里,第二期前进农场至前哨农场120公里。
农区工业化建设 2010年,管理局有工业企业108家,同比增加21家,其中轻工业企业72家、貢工业企业36家,同比分别增加33.33%、9.09%。实现工业总产值46.32亿元,同比增长69.45%,其中轻工业产值37.76亿元、重工业产值8.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01%、32.21%。实现粳米产量91.9万吨、小麦粉产量1.06万吨、挂面产量3 434吨、食用植物油产量2.15万吨、白酒产量4 274吨、饲料产量6 670吨、锯材产量4 415立方米,同比分别增加58.32%、减少25.59%、减少0.41%、增加114.5%、增加9.17%、增加15.7%、增加14.68%;实现乳粉产量99吨、发电量14 089万千瓦小时、红砖产量12 304万块,同比分别增长1.24%、32.25%、74.30%。2008年7月动工兴建的三江热电公司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至2010年1月13日实现土建、安装、调试工作全面结束。该项目装机容量为1.2万千瓦的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75吨循环硫化床锅,整体投资8 000余万元,是垦区最大的生物质发电项目。该项目完成后,每年新增发电6 000万千瓦/时,可使建三江管理局城区居民供热能力由2008年的100万平方米,扩大到150万平方米。11月5日,投资1.3亿元的三江热电公司生物质热电联产扩建工程九号锅炉一次点火成功。该工程从2010年4月10日破土动工,仅用6个多月的时间即投产使用,创造了省内热电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奇迹。新扩建的2×75吨生物质循环硫化床锅炉和2×12兆瓦汽轮发电机组,可保障城区110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并新增电力5 000万度。11月23日,建三江热电公司2台75吨生物质锅炉及2.4万千瓦时发电机组项目已竣工投产;投资3.3亿元的前进国电生物质发电项目已竣工发电;五峰米业20万吨仓储,北大荒米业在前进、八五九农场建设的30万吨和20万吨的稻米综合加工厂已完成全部工程的60%。从建三江经济开发区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新型工业化食品工业示范园区”后,园区面积由2.66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该园区已引进企业35家,其中稻米加工企业26家,新增水稻加工能力80万吨,全局水稻加工能力达到420万吨。
建筑业和城镇化建设 全局建筑企业达到32家,同比增加3.23%;私营个体建筑企业186家,数量与上年持平。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26.1%;建筑业年末从业人数为2 964人,同比增长13.87%。全局新增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撤并作业站121个,人均住宅面积达到36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8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2010年6月12日,全省小城镇建设现场会议在建三江管理局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杜家毫,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泽州,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延芝,副省长吕维峰,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建三江管理局党委书记王金会、局长陶喜军及全省各地市主管领导13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8月23日,经过8个月的紧张施工建设,建三江分局首座高层建筑物——“金融大厦”顺利封顶。拔地而起的“金融大厦”位于城区迎宾路与胜利大街交叉口,设计风格简约大方,外观时尚,2座单体住宅建筑地面以上均为21层,总高度75.45米,工程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造价5 500余万元。
交通运输事业 2010年,总里程为335.5公里的通村公路全部竣工通车,建三江垦区公路硬化里程达到2 100公里。载货汽车达到1 112辆,同比增长3.73%;载客汽车达到2 045辆,同比增长14.37%;道路货运量达到736万吨,同比增长12.88%;道路客运量达到300.9万人,同比增长3.05%;营业总收入达到54 541万元,同比增长47.64%。作为中国第一条支农铁路福利屯至前进铁路的延伸部分——前进至抚远铁路工程进入路轨铺设阶段,截至2010年8月29日,已完成路轨铺设25公里。2010年4月1日,建三江管理局局直城区有21台中巴公交车正式投入运营,替换原有3条公交线路的21台微型面包车,交通面貌为之一新。淘汰的微型面包公交车21台将用于局直城区外环3条公交线路,用以优化城镇公交服务网络。4月26日,经国家有关部门立项审批,佳木斯至抚远公路建三江段维修改建工程全面开工。该路段起点为建三江管理局局直地区,终点位于前哨农场,是始建于1999年的国家二级等级公路,路面宽度9米,路基厚度22厘米。国家全额投资2 000万元,改建长度为189公里,计划工期为3个月。
邮电通信业 2010年,全局继续加强网络建设和改造,实现通信网络全面覆盖,优化网络结构性能,提高网络使用效率。建三江农垦通信部门电话装机量达到33 886部,同比增长4.09%;全局保有光缆线路2 163芯长公里,同比增长27.61%。2010年4月26日,中国联通建三江分公司举行“沃3G”业务正式商用开业庆典,标志着建三江垦区的联通用户正式进入精彩的3G时代。2010年8月18日,建三江管理局通信枢纽新机房落成。机房布局合理、配套齐全,仅应急电力保障就有2套系统,能够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间断通信;出入局采取管道连接,成端配线方式使机房标准化一步到位。通信枢纽机房的设备更新率在85%以上,交换机房面积为270平方米,整体面积扩大600平方米,成为垦区最大的通信信息机房。2010年9月5日,由国家工信部与全球半导体企业AMD公司负责建设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培训中心落户建三江垦区,并在青龙山农场举行揭牌仪式。管理局调研员赵庆喜、国家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巡视员张宝泰,AMD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王正福以及省、总局、管理局有关人员共同出席揭牌仪式。
商务、旅游、外经贸工作 理顺商务部门行业职能,国内贸易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搞好搞活商贸流通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政策,推进粮食直补完全发放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市场粮食供应,积极协助所属粮库完成稻谷收储任务,搞好粮食流通经营管理,提高粮食质量品位,加强粮食行政执法和粮食信息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势头。2010年5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建三江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评审会在北京牡丹宾馆举行,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从而填补了黑龙江省垦区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一项空白。7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第71号公告”,正式批准对建三江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为七星农场、八五九农场、创业农场、红卫农场、胜利农场、前锋农场、勤得利农场、二道河农场、洪河农场、大兴农场、鸭绿河农场、浓江农场、前哨农场、前进农场、青龙山农场等15个农场现辖行政区域,成为黑龙江垦区第一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特色农产品。5月21日,参加上海“世博会”暨第11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的建三江管理局代表团,在上海浦东明悦大酒店举行新闻发布会和项目签约仪式,全面向国内外客商推介“中国绿色米都”品牌和“北大荒?建三江大米”品牌。会上有来自全国各省市50余家企业的客商100余人出席项目签约仪式,有8家企业共签订合作项目8项,签订粮食购销合同总数量22万吨,交易额9亿元。6月13日,建三江管理局参加第21届“哈洽会”阵容空前,创下全局3项参加“哈洽会”之最。参展人数历届最多,共计140人参会;参展商品种类最多,以“建三江牌大米”、胜利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的“长乐”牌挂面量大品牌为主的30余产品参加本届“哈洽会”,创历届“哈洽会”参展商品最多的一次;签约最多,将签订合同36项,总金额15.2亿元,其中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9个,省内项目24个、省外项目5个,金额12.3亿元。6月17日,第21届“哈洽会”签约仪式在总局机关大楼举行,建三江管理局有36个大项目签约,总金额15.2亿元,创历史新高。4月15日晚,“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评选揭晓授牌盛典晚会在哈尔滨市会展中心举行,副省长孙尧出席授牌仪式。2009年,七星农场被确定为全省重点打造的12家“旅游名镇”之一。5月5日,由建三江管理局商务局、旅游局组织编制的《建三江旅游交通图》经过月余的资料收集、审阅、认定、编排、印刷,正式与游客见面。《建三江旅游交通图》共分8个版块,包括风光旖旎大界江、秀丽迷人的大湿地、气势恢宏大农业、旅游节庆、旅游特色产品、七星旅游名镇风光、领导关怀、各农场景观介绍以及周边地区旅游景区介绍等。该图首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建三江管理局丰富的人文自然环境、生态观光现代大农业。
社会生活 截至年末,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达到42 810元,比上年增加7 794元,同比增长22.26%。居民储蓄额达到56.78亿元,比上年增加15.41亿元,同比增长37.26%;居民人均储蓄额达到27 075元,比卜年增加7 159元,同比增长35.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4 282元,比上年增加17 210元,同比增长36.56%;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平方米,同比增长57.89%;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43.2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4.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46%;人均砖瓦结构住宅面积达到26.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平方米,同比增长7.2%;城镇高等级路面达到202公里,比上年增加19公里,同比增长10.38%。
“2010·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暨北大荒稻米节” 2010年8月27日,“2010·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暨北大荒稻米节”在建三江一中艺体馆隆重开幕,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粮食行业的2 000余名代表参加开幕式。本届交易会共有27个省市、1 280家企业、2 200余人参会,其中省外企业743家、1 300余人,省内企业537家、900余人。交易会共达成粮食购销合同及意向性协议965.7万吨,比上届交易会增加5.1%,其中,水稻(含大米)599.5万吨,玉米255.5万吨,大豆102万吨,杂粮等9万吨。交易会引进粮食精深加工、粮食干燥等项目30余个,引进项目资金1.54亿元。
(张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