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哈尔滨农垦管理局

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130 667万元,同比增长16.4%,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5 422万元、42 835万元和28 55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2%、24.8%和14.1%;人均生产总值28 970元;粮食总产176 575吨,同比增长16.9%;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 014万元,比上年增长1.4倍。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9 988.15万元,企业自筹27 273.5万元;职工工资总额36 735万元,职工人均工资17 087.5元;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4 979元,同比增长20.1%;全局实现企业利润1 704万元,家庭农场利润49 440万元。 种植业  管理局把现代都市农业作为核心产业纳入发展战略规划,在加强绿色有机蔬菜、优质粳米、食用菌、花卉、浆果等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万亩万棚万元”工程,新建日光节能温室208栋、大棚216栋,棚室发包率、水稻大棚综合利用率均达到100%。至年末,智能温室面积达到9.5万平方米;日光节能温室1 307栋,面积68公顷;大棚1 570栋,面积128.7公顷。设施农业取得良好效益,日光节能温室达到509 964元/公顷,红旗农场花卉达到667 500元/公顷、香坊试验农场香菇达到664 800元/公顷。大棚达到196 635元/公顷。棚室亩经济效益与2009年比增加40%。积极推进大田作物高产创建活动,远郊四场全部进入农垦总局级以上高产创建单位,其中水田农场庆阳和岔林河农场为部级水稻高产创建单位,旱田农场四方山农场为部级玉米高产创建单位,松花江农场为总局级玉米高产创建单位。 畜牧业  畜牧业投入建设资金1 310万元,其中,管理局660万元,农场650万元进行各类小区新建、改建工程,共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小区和专业化饲养场5处,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阎家岗农场1 500头奶牛小区一期工程新建牛舍及附属设施7 000平方米;庆阳农场300万只肉鸭基地建设,新建、改建鸭舍2.1万平方米;岔林河5万只商品蛋鸡小区,改建房舍5 000平方米;阿城原种场5万套蛋用父母代种鸡扩建工程,扩建鸡舍3 000平方米;松花江农场改建猪舍3 000平方米。以上工程均已完工投入使用。闫家岗、四方山各新建奶站1处,总面积900平方米。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强化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区域督导责任制方案,在与总局签订责任状的基础上,管理局与农场、农场与管理区层层签订《动物防疫工作责任状》,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工业  实现工业增加值4.4亿元,占全局经济总量的32.8%。北大荒农机制造产业园区取得进展,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园区,享受省级园区的各项优惠政策。该园区建设项目被确定为省政府督办的重点项目。作为场县共建项目,被列为依兰县经济开发区项目,享受依兰经济开发区的一切优惠政策。由农垦与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雷沃北大荒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坐落于松花江农机园区。北大荒香坊工业园区新项目日产5吨金针菇项目开工建设。红旗工业园区引进广东乐百氏集团饮用水哈尔滨分公司,投资300万元,年实现产值1 600万元。 商贸  完成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8项,实现招商引资6.06亿元,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 482万美元,完成总局下达指标的103.4%。境外承包土地333.33公顷,完成红旗农场与拉脱维亚合作温室栽培项目前期考察工作。围绕管理局重点产业筛选16个重点项目,印制招商项目册。组织企业参加上海“世博会”、“国际有机食品展会”、第21届“哈洽会”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周等展会,组织企业在哈尔滨南极国际名优食品城开展北大荒产品展示批发销售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企业争取旅游项目专项资金、外贸出口奖励金、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等项补贴资金;为北大荒酿酒集团申报省老字号并得到批复。起草并出台《北大荒农机制造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兑付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28.76万元,补贴兑付率达100%。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8亿元,同比增长19.24%;起草并下发《哈尔滨农垦分局现代服务业实施意见》。针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行考察调研,并举办现代服务业培训班。拓宽区域合作渠道,与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州万国城市经济研究院在科学研究、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2010年发放粮食补贴资金1 560万元,完成农户粮食、城镇居民口粮、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转化用粮企业等收支平衡的调查工作;起草出台《哈尔滨农垦分局粮食购销管理办法》。申请国家和省专项建设项目补贴,申报建玉米粮仓29个,可临储玉米290吨。 水利建设  全年水利投资1 399万元,其中,小水工程投资75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369万元,应急度汛工程投资80万元。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投资20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是民生工程,落实了两批投资。第一批解决岔林河、红旗、四方山农场及阿城原种场等3 8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6处饮水工程,投资204万元。第二批解决岔林河、闫家岗农场4 272人的饮水问题,建2处饮水工程,投资165万元。共铺设供水管道5.4公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紧紧围绕管理局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完成投资750万元,开挖土方16万立方米,桥涵闸建筑物8座,新打机电井57眼,铺设供水管网26公里,微喷滴灌设备690套。应急度汛项目投资80万元,其中青年农场35万元、岔林河农场45万元。管理局水务局成功申报红旗农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已进入实施方案的编制阶段。 小城镇建设  城镇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资金1 896.4万元,建设市政道路建设14.6公里,给排水管线20.9公里,客运站1座。公用事业建设进一步推进,建设艺体学校、小学校、幼儿园4个,职工医院1座,养老中心1座,老干部活动中心l座,供水站l座,集中供热站1座,饮水工程6个。住宅建设力度继续加大,新建住宅30.7万平方米,其中,完成危房改造3527户、24.09万平方米,配建廉租房370套、1.85万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住房682套、4.76万平方米。完成最后8个居民点整体搬迁工作,超额完成了总局下达的年度住宅建设、居民点整体搬迁指标,职工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落实清洁能源项目2个,有11.5万平方米的居民楼和智能温室采用地源热泵供暖;新建住宅全部强制采用外墙保温,住宅总体节能达50%以上。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局栽种草坪16.4万平方米,植树34.7万棵,清理垃圾2.5万吨,建立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环境和小城镇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卫生事业  2010年,共改善和新建医疗用房建筑面积4 290平方米,庆阳农场新建职工医院于2010年8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妇女保健门诊达到国家级规范化建设标准,预防接种门诊达省示范化要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40.19万元,全部用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与总局总医院及相关医疗单位的技术协作,共有11人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13人参加绥化中层管理人员学习班,135人参加好医生网站的继续教育学习,医护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率达到97%以上。引进副高职卫生人才1人,8人通过副高级职务评定,3人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全面开展免费健康体检、“两癌”筛查及慢病管理工作,共建立健康档案8 865份,规范性慢病管理3 787人,积极与农垦总院和省医院、县医院联合开展乳腺癌、宫颈癌筛查,共筛查2 138人。2010年,全局共有4人获得黑龙江省农村优秀卫生人才奖励。香坊农场、岔林河农场及杨虹、刘志分别获得“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间爱国卫生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誉称号。松花江农场、庆阳农场第二作业区获得年度“黑龙江省爱国卫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陈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