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营林生产

2010年,全省森工系统累计完成人工更新造林总面积1.43万公顷。更新造林完成1.23万公顷,面积保存率100%。营造经济林365公顷。其中培育红松果林200.73公顷,栽植蓝莓66.67公顷、山葡萄100公顷,绿化面积1 800公顷,民有林186.67公顷。育苗生产完成347.46公顷。继续做到营林的“六个到位”:领导重视到位,生产组织、质量责任落实到位,春造基础工作落实到位,技术培训到位,劳力落实到位,高度指挥到位。继续执行造林成效奖惩制度。严把“四关”,即调查设计关、种苗质量关、栽植质量关、检查验收关。加大投入,狠抓细管育苗作业环节。全民动员,局场所绿化提档升级。做到四个结合:绿化建设与森林生态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旅游名镇建设相结合,与新林区建设相结合,与棚户区改造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相结合。2010年初,确定兴隆、海林、双鸭山为辐射全省的绿化苗木花卉基地,共完成11.53公顷,主要树种有云杉、落叶松、水曲柳、核桃秋、银中杨、榆树、桦树、柳树等。森林公园立法工作有了新突破,对《黑龙江省森林公园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多次修订完善,依法维护了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森林公园的合法权益。《条例》明确森工总局是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公园的行业主管和监督管理部门。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提高控灾减灾能力。执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目标管理和责任制度;抓好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与防控工作;应用营林措施、生物防治、信息素、人工、仿生制剂、物理机械等多种无公害环保型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加强检疫管理,预防疫情,对绿化造林苗木实行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有了新提高。森工气象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20%,达到80%以上,为林区建设、经济发展、防灾减灾、人民生活提供更准确服务。 (王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