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
全力推进松花江水污染防治。黑龙江省列入规划的116个项目全部建成投运,松花江流域水质状况持续提高。流域内55个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提高23.63%,高锰酸盐指数2010年较2005年降低1.69mg/L。溶解氧指标持续提高,处于一类水体水平。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松花江以鱼类资源为表征的生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鲟鱼、鳌花、乌苏里白鲑等生物链高端,对水质敏感的稀有鱼类再现江中,一些珍贵水禽在松花江入黑龙江口湿地已经有稳定的种群栖息。流域生态环境得到切实保护,沿江省级自然保护区达到8个,建立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有效控制了面源污染,流域生态得到保护与恢复,提高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的功能。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全省河流枯水期水质有所好转,各水期一至三类水质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比例达40.3%。劣五类水质比例为9%,下降7个百分点。全省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49.3%,提高4.6个百分点,省政府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82个。扰民污染得到进—步控制。加大工业粉尘、烟尘和汽车尾气等扰民“三尘”治理力度。开展省辖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机构委托试点,已有19家机构获省环境保护厅委托。省辖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省辖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3.2%。 (牟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