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运集团)的前身是交通部黑龙江航运管理局,2000年末归属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政府领导的生产经营性资产组建国有独资黑龙江航运集团是东北内河最大的航运企业。2003年6月,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所属国投交通实业公司将航运集团的经营性基金转为股权,航运集团由国有独资公司变更成为两个国有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4.2亿元,其中黑龙江省国资委控股77.29%,国投交通公司参股22.71%;总资产8.14亿元,总负债3.95亿元。主要从事“港口物流业、船舶工业、海运业”三大产业。有所属企业19户,其中港口物流业10户、船舶工业2户、海运业2户、其他行业5户,分布于哈尔滨、佳木斯、黑河以及大连、香港特别行政区。运输航线遍布黑、松、乌、嫩四大干流,还有经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出海口直达日本、南韩和中国东南沿海港口的江海联运航线和辐射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各国的国际海运航线,并已开通对俄集装箱运输航线和3条滚装运输专线。运力规模、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分别占黑龙江省水运的59.4%、56.4%,具有重大件运输和装卸能力。所属港口、港站13个,其中有10个对外开放,占黑龙江省开放口岸的40%。船舶修造业已具备建造万吨级海船的能力。航运集团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锐意推进改革,争取政策支持,成功于2004年由组建之初亏损3 975万元实现了整体扭亏为盈,2010年实现利润总额突破1 000万元。
年度主要指标 2010年,航运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5亿元,利润总额1052万元,经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资产负债率由最高时的70%降到2010年末的48%,在岗职工年均收入达到25 845元,较上年增长25%。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货运量100.7万吨,货运周转量2.3亿吨公里,为2009年的112.8%和81.9%;客运量28.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93.2万人公里,为2009年的103.4%和101.5%;主要港口吞吐量199.6万吨,为2009年的118.6%。船舶工业完成修船79艘,造船完工13艘。完成工业总产值23 549万元,为2009年的116%。
改革发展情况 2010年,航运集团积极配合中外运长航集团重组航运集团的前期调研,促进长航集团与黑龙江省政府签订重组意向书。积极推进所属企业同江港成功整合民营企业——同江德通木业贸易有限公司,双方投资成立新公司投入运营,避免了恶性竞争。所属企业佳港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改制重组前期准备;哈船公司推进政策性破产,完善办公楼手续及资产评估等工作取得进展;海运公司依法破产基本完成。大集体改革按计划推进,完成15户大集体企业改革界定、资产评估和审批材料上报等工作。成功收购北方公司职工股份,实现航运集团对北方公司全资控制。
项目建设情况 2010年,航运集团项目建设实际完成投资6 233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4%。黑河港改扩建工程年度预算投资838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 073万元,该项目已全部完工,累计完成投资5 495万元;龙江国际海运公司1.22万吨级海船建设项目年度预算投资5 160万元,已按计划全部完成,该项目已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
管理创新情况 2010年,航运集团在管理创新方面突出在五个方面:(1)对所属企业实施个性化重点工作管理,确定40项个性化重点工作,纳入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坚持定期通报,有力促进了重点工作完成。(2)开展经济合同专项检查,坚持出租资产“上打房银”、合同一年一签,有效地防范了经营风险。(3)制定《集团房地产综合管理办法》,为统筹、高效开发利用企业土地资源奠定了基础。(4)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经济活动分析,重新明确“两压缩”指标,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5)重新修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纳入经营业绩考核,坚持先安全再生产,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活动,加大排查整改力度。
主要成绩荣誉 2010年,航运集团荣获黑龙江省国资委系统企业“困难职工帮扶先进单位”称号,“黑龙江省交通战备先进单位”称号,“黑龙江省国资委系统企业先进工会”称号,省国资委系统“2009年度财务决算优秀单位称号”和“2010年度财务快报优胜单位”称号,省财政厅“2009年度地方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先进单位”称号和“2010年企业经济效益月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航运集团所属企业大连旅顺滨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起重车间吊车组获“黑龙江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称号,所属企业大连旅顺滨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船体车间、哈尔滨龙桥船务有限公司泰来浮桥管理站、黑河港务局二号门机、哈尔滨港务局阿什河港务公司、哈尔滨北方船舶工业有限公司船体车间、沙河子港务局龙推322船队、中国黑龙江外轮代理黑河分公司获全国交通系统“工人先锋号”称号。 (高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