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预报
(1)震情。2010年,黑龙江省地震监测预报系统所属各单位,结合黑龙江省地震监测预报的具体情况,合理分工,开展各项工作。省地震监测中心负责黑龙江区域测震、前兆、强震台网和应急、信息中心的运行和维护,省地震分析预报与火山研究中心负责全省地震分析预报工作,各专业台站完成各自地震监测设备维护和资料产出,各学科质量管理组负责监测资料的质量监控和技术支持,各单位分工合作,较好地完成了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经地震趋势会商会及判定分析,2010年黑龙江省及邻近地区存在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地震活动值得注意的地区为大庆市—绥化市(M4.5±0.5)、萝北县(M3.5-4.7)、牙克石—扎兰屯—阿荣旗地区(M5.0±0.5)。(2)台网运行管理。在“十五”测震软件业务运行评价系统中,统计的台网运行率为96.47%;台网统计的台站数据全年平均值为95.64%。全年共速报地震10个。黑龙江区域地震前兆台网每日定时对区域台网仪器设备、软件系统、数据产出等运行状况进行实时或准实时监控,每日产出前一天区域台网观测仪器运行监控日报并按时入库。对区域台网仪器设备实施统一管理,专人负责,认真填写区域台网台站观测仪器基础信息表。区域中心定期对观测台站进行巡检,每年不少于两次,对观测台站仪器设备更换、维修等及时进行现场处理,保证数据连续。制定《黑龙江省测震台网日常运行奖惩制度》、《黑龙江省测震台网运行管理办法细则》、《黑龙江省地震速报技术细则》、《测震台网值班评比办法和评分细则》、《黑龙江区域地震前兆台网运行管理办法》、《黑龙江区域地震前兆台网管理实施细则》、《前兆台网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等规章制度,对台网日常工作实行量化考核。组织人员参加“十一五”项目初步设计培训班、全国测震台网系统实用技术培训班、全国测震台网统一编目培训班、全国地震台网系统运行培训班、东部省份青年分析预报培训班,努力提高职工工作能力。组织专家对北安—五大连池电气化铁路对德都台的观测影响进行论证。与黑河市政府沟通,落实台站搬迁经费。依法阻止牡丹江市公交公司在牡丹江台附近建设停车场。与绥化市沟通,对绥化市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对绥化台观测的影响进行论证。全年编辑出版地震目录报告12期,编辑整理黑龙江省测震台网运行月报12期,上报中国地震局信息网络评比相关月报资料12期。全年监测并提交数据库省内及周边地区地震372个、爆破6 061个、矿震564个,处理突发事件约5 000余次,对事件进行分类整理,下载存储近震、爆破、矿震事件数据,全年共备份光盘730张,硬盘6块,事件CD盘24张,台网值班工作日志6本。全年黑龙江区域地震前兆台网区共产出26个台站(点)、92套仪器、289个测项分量的观测数据,计算加工数据测项分量数112个,产出数据量约50GB。(3)台网建设。对技术系统和观测环境升级改造。先后对碾子山台IPU、依兰台数据采集器、七台河台和抚远台地震计进行更换,对牡丹江、鹤岗、依兰、五大连池、德都5个台的前兆服务器进行更换。(4)监测预报基础和应用研究。全年开展监测预报方面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中国地震局行业科研专项项目1项、星火计划项目2项、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 (战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