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2010年,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工作紧紧围绕全省大局,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 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全省新闻出版 工作会议的安排,不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收官之年的各项工作任务。(1)坚持正 确的出版导向,增强新闻出版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积极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发挥新 闻出版的特有优势,为推进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提供出版支持,发挥应有作用。向新闻 出版总署申报28种“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题出版项目。严格出版选题策划论证, 年度审核批准图书选题7 381种。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增强社会责任,积极做好社会热点引导工作,稳妥 把握敏感问题,巩固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迈出 新步伐。圆满完成2009—2010年1 970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召开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七台河经验交流 会,推动农家书屋建设深入开展。对全省农家书屋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通过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 督察验收组的检查验收。提前启动“十二五”时期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追加3 000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完 成了农家书屋选址、出版物征集和初选工作。为贯彻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的决定》,完成100个示 范农家书屋和100个示范社区图书室建设任务。鼓励支持村级团组织参与全省农家书屋管理工作,活跃基层团 的工作,提升了农家书屋管理水平。开展“我的书屋,我的家”演讲活动,扩大了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影响 。在全省开展“我送农民一本书”活动,全省各界为农家书屋送书近20万册。开展春节文化惠民活动,全省 各地积极开展出版物展销、折扣促销和捐赠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哈 尔滨市的“月读一书”和大庆市的“书香大庆”以及大兴安岭的“书香兴安”等活动逐渐提升为全民行动, 哈尔滨市的社区书屋、图书漂流站建设已成工作常态。在全省党政干部中开展“阅读提高修养、学习促进发 展”主题阅读等活动,带动全省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在各级党报 和都市类报纸开辟专栏,共刊发稿件300余篇。在全国首创的由新闻出版部门和文化部门共同建设的“黑龙江 省版本图书馆”书报刊馆藏项目运行良好,移交图书7 000册、报刊380种2 400册。(2)推动新闻出版体制 改革,激发新闻出版单位的生机和活力。按照分类指导、分类实施的原则,加快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 全省13家图书出版单位,除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保留事业体制外,省属8家出版社已完成转企改制,4家中 直出版社已经进入转企改制的倒计时;5家音像(电子)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除个别党报、 中省直部门所属的16家印刷厂外,其他全部转为企业。全省已形成出版企业集团1家、传媒集团5家、发行集 团1家、印刷集团1家。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实 现了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摸底、调研等工作已完成,为下一步实施改革奠 定了基础。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工作基本完成,县、区(市)“三局合一”工作正在推 进中。(3)精心谋划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新闻出版业整体实力。推动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转型,拓展产业发展 空间,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两次组团赴外省学习考察数字化出版的经验,开展全省图书、报纸、期刊、音像 电子、网络出版单位的负责人和相关业务部门骨干240余人参加的数字化出版专题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的 危机感和紧迫感。多次与省工信委、科技厅、财政厅沟通,向省委省政府汇报数字出版工作,争取立项和资 金支持,加快推动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引导传统出版单位利用各自的特定内容资源开发项目,向互 联网、手机出版领域拓展。哈尔滨出版社有限公司在全省率先成立40余人的数字化出版队伍,开展了手机出 版、电子书等业务。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增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家庭生活指南杂志社从事互联网出 版业务,全省网络出版单位累计达7家。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以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为依托,成立哈尔滨印 刷出版科技工业园,改变黑龙江省印刷企业小、散、弱和产能落后、无序竞争的状态,形成整体竞争力。有 31家企业签约入驻园区,投资总额16亿元,建设面积80万平方米,年产值80亿元。精心筹备第21届全国图书 交易博览会,扩大全省出版影响力。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讨论通过书博会总体方案和经费预算,为书博会筹 备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筹集资金1 000余万元,组织省内出版社策划出版近2 000种“迎第21届 书博会专项图书”。召开筹备工作动员大会推动筹备工作顺利进行。在北京成功召开书博会第一次新闻发布 会,发布书博会吉祥物、会徽和主题语,开通书博会官方网站,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新闻出版总 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12月28日,成功召开书博会第一次预备会议,受到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和与会代 表的好评。黑龙江省平房动漫出版产业基地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被新闻出版总署命名为“国家级动漫出版产 业基地”,入驻企业从2006年的8家达到148家,2010年总收入超过2亿元。加快资源整合步伐,黑龙江出版集 团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整合资源迈出新步伐,旗下拥有120家连锁或合作经营企业,与时代出版传媒股份 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时代新华出版物连锁总公司等12个重大产业发展项目进展顺利。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 的《生活报》与各市地晚报整合,组建生活报传媒集团,实现厂新闻资源共享,提升了黑龙江省都市类报业 产业集中度;整合内部资源,成立了现代农业传媒集团,全面提升了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2010年,全 省出版单位申报国家和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达23个。深入实施精品战略,优化产品结构。按照《黑龙江省精 品图书出版工程方案》,受理13家出版社申报项目359种,确定2010年度精品图书出版工程项目219个,给予 资金资助398.9万元。优秀出版物、单位和个人分别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 荣誉称号,一批在全国业界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版精品群正在形成。朝鲜语出版物生产基地建设初见 成效,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的韩中、中韩词典包括大型、中型、小型三大系列已粗具规模。韩语教材形成 精读、技能、文化、语言知识四大系列。《格言》杂志月发行量突破100万册,经营规模、经济效益持续快速 增长,衍生系列产品不断扩张,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7 000万元,利润突破600万元,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特 色名刊。《小雪花》被新闻出版总署推荐为全国百种优秀少儿期刊。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取得重大突 破,有5个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2 204万元。以省政府名义设立黑龙江省出版奖,作为全省出版界最高奖 项,鼓励原创,推动精品战略深入实施。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原则,开展首届评选活动,历 时4个月,评选出优秀出版物奖36个,提名奖22个,优秀出版人物奖10个,先进出版单位奖5个,对促进黑龙 江省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走出去”取得新的进展。积极推动外向型交流合作,黑龙 江新闻社在韩国首尔设立出版机构,出版黑龙江新闻朝文版,发行量不断扩大。《伙伴》作为黑龙江省唯一 对俄外宣期刊,进入了俄罗斯国家发行主渠道,在俄影响不断扩大,被俄罗斯俄中友好协会授予俄中友好使 者称号。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在韩国建立分社的准备工作完成。“十一五”末期,新闻出版进出口贸易数 量达到400余项,贸易额由“十一五”初期的7万美元上升到40余万美元。非公有资本全面进入印刷和发行领 域,非公有印刷发行企业已达70%以上,中外合资、合作或外商投资印刷企业9家。黑龙江同源文化发展有限 公司销售码洋3.5亿元,居全国少儿图书经营企业前列。精心编制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立足全国、全 省的大局,审视基础和优势,明确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阶段性目标,深入研究新闻出版的产业政策、规划、产 业业态布局和产业结构,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措施的制定更加符合省情、符合实际,体现科学 性、前瞻性和可行性。2010年末,全省新闻出版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37亿元、利润总额6.26亿元、增加值 21.82亿元,分别比“十一五”初期增长36%、172%和41%。2010年,黑龙江出版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20.31亿 元,利润总额6 187万元,比上年增长72.5%;黑龙江图书音像发行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12.8亿元,利润总额1 150万元,比2009年增长5.8%;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4.12亿元,利润总额1779万元,比2009年 增长10.5%;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4.25亿元,利润总额6 775万元,比2009年增长36%。(4)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市场监管,新闻出版依法行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经省政府取消、合并、划入 新职责后保留下来的省新闻出版局负责实施的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事项共51项。建立审批工作评估机制, 启动向服务对象广泛征询意见和建议活动,收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为行政管理相对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提高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年度受理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申请794件,已办结787件,受理、办理 年度核验、登记、备案等事项申请3 864件,办结率100%;解答政策、业务咨询2 877个,建立办理事项档案4 000余卷。深入广电等部门,上门服务,新闻记者证换发工作顺利完成,经新闻出版总署核准,共批复黑龙江 省报刊新闻记者证3 088个,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证4 253个,及时有效地保障了全省新闻记者的工作需求。各 市地、系统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创新管理手段,依法行政和管理水 平不断提高,普遍在当地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窗口,开展便民服务,受到了社会的好评。深入开展“扫黄 打非”斗争,组织开展集中专项行动,在封堵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集中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 色情信息、严厉打击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活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全省各级“扫黄打非”部门共出动执 法人员20 086人(次),检查出版物市场及经营业户20 140家(次)、印刷经营企业12 494家(次),收缴 盗版和非法出版物13.9万册(盘、份)、淫秽色情出版物350册,查处互联网违法违规案件52起,删除网上淫 秽色情及低俗有害信息49 875条、图片3 015幅、主题帖及跟帖76 378个、不良链接322个,对21家网站责令 删除违规内容并限期整改,关闭不良网站29家、取缔无证经营264家,实施行政处罚60起、刑事处罚11人。协 调公、检、法等部门加快案件查办,哈尔滨市“3?07”案、哈尔滨市“10?27”案、齐齐哈尔市“9?18”案等 一批全国重点案件得到顺利审结,有效地维护了全省出版物市场秩序。组建审读专家组,坚持重点审读和日 常审读相结合,日常审读和舆情分析相结合,确保了出版物的出版导向。严肃查处报刊出版单位和记者站的 违规行为,加大了假借新闻机构、假冒新闻记者从事新闻采访活动的打击力度。圆满完成迎接新闻出版总署 对黑龙江省报刊管理工作的专项检查,检查组对黑龙江省治理报刊摊派发行、报刊记者站和新闻记者证管理 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持续开展非法广告专项治理行动,全省报刊广告发布秩序明显好转。加强版权管理 工作,对近年收缴的40余万件盗版音像制品、软件及电子出版物,盗版及非法书报刊进行了公开集中销毁。 启动以“拒绝盗版、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绿书签行动2010”系列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及绿书签、海报 等4 000余份。推进新闻出版行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大对著作权产品的市场监管,完善作品登记和合同登记 备案制度,提高版权工作整体水平;支持版权代理机构和交易平台建设,编制黑龙江省优秀图书版权产品目 录,促进版权产业发展。开展“剑网行动”、“打击侵权盗版、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专项行动,为上海世 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3?15”少年儿童读物类出版物产品质量监督检测 活动,打造“3?15”出版产品质量品牌,受到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5)党的建设、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为 完成各项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根据中央关 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部署和省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意见,制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方案,开展三次 中心组集中学习报告会,领导带头,有力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深化“规范化建设年”活 动,增强制度执行力,对局机关和全行业办文、办事、办会进行规范,提高服务能力,树立新闻出版部门良 好的社会形象。以改造升级局门户网站和局OA网为重点,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开展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 活动,全省新闻出版行业累计捐款86.56万元支持灾区重建家园,全省新闻出版行业对口援疆工作正在落实。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开展行业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完成了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 资格登记注册工作。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制定分层分岗党风廉政教育活动方案,注重预防,加强对重大 项目、重点部位权力运行的监督,提高制度执行力。积极参加新闻出版行业和省委、省政府“先优”争创活 动,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黑龙江省新华书店等4家单位荣获首届新闻出版系统文明单位称号,省 新闻出版局机关党委荣获省直机关先进党组织称号,局机关获省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有4个单 位荣获首届全国新闻出版系统文明单位称号。 (赵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