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延寿县

  县委书记:鲁志民 1957年5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8年参加工作,2005年12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潘福生 县长:封殿辉 1962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12月参加工作,2010年4月任现职。 副县长:董绍涛 武传刚 李学雷 王显峰 刘 岩(女) 王廷利 县政协主席:于素华(女)
    【概况】  延寿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张广才岭西麓,因县城面临蚂蜒河、 面向长寿山,故谐称河山之音,寓“延年益寿”之意而得名,隶属哈尔滨市,距哈尔滨 市区160公里。辖区面积3 149平方公里,耕地7.18万公顷,森林15.33万公顷。辖5镇4 乡,人口27万,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7‰。 工业  完成38户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全县工业企业由725户增至983户,其中规 模以上企业由9户增加到29户,生产领域涉及15大类70余个行业。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 积达到23平方公里,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投资3.6亿元实施园区道路、给排水、 220KV数字化变电站、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等一批重大基 础设施建设。 对外开放  全县共组建85个招商办和大项目办,组成448人的专职队伍,引进永 和豆浆、香其酱业、万德凯铜业、龙源风力发电、亿支笔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大企业。 累计谋划项目1 520个,其中超亿元项目110个,列入市级以上大项目库395个;实施项 目1 112个,完成投资53.7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11个,5 000万元以上项目32个;全 口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6亿元,其中社会招商到位资金30.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10 万美元;进出口总额累计实现2 070万美元。 农业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6户,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9 个。国家认定绿色食品基地面积3. 67万公顷,无公害及绿色食品认证数量119个。良 种覆盖率98%,农业机械化率79.5%。全年粮食总产达到5.99亿公斤,为历史最高水平 。乡村两级减债7 210万元,累计整合资金8.2亿元,对1个试点镇、41个试点村实施新 农村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建设472.7公里,通乡通村公路硬化率100%。退耕还林、植树 造林0.9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7.3%。实施加信灌区国家级现代农业水田示范项目建设 ,完成长寿湖、关门山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扶贫开发进程,贫困人口数量减少 58%。 城镇建设  财政累计投入1.1亿元,争取上级支持和带动社会投资12亿元,加强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硬化道路108条,改造标准街91条,主次干道和巷道硬化率、 人行步道板铺装率分别达到100%、81%和92%;铺设给水管网68公里、排水管网40公里 ;城镇公园广场达到8个,人均公共绿地8平方米,绿化率28%;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 开发商服住宅楼62万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1平方米,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 善。 社会事业  新建和维修中小学校舍6.45万平方米,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完 成9个乡镇医院医疗业务用房改造和65个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 7个,完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有线电视信号实现全覆盖。新建县计生综 合服务楼和6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低保、社保、医保实现 全覆盖。医疗救助创新机制在全省推广。县财政累计投入科教文卫、社会保障和环保事 业资金达12.5亿元。依托自然和人文资源,全力打造“寿”文化品牌,启动旅游产业 综合开发。投资2 000余万元实施长寿山风景区建设,成功举办中国,延寿首届养生文 化旅游节,有力地提升了形象。 经济发展  打牢富民强县基础,积极提升种植业、做大养殖业、发展林果业、 开发旅游业。食品、纺织、制药、机加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的88.7%,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新上项目120个,其中龙源风电、陶粒页岩 加工等超亿元项目6个,实际到位资金11亿元,同比增长83%。引进总部经济企业79户 ,实现税收2.2亿元。成立驻绥芬河办事处,加快推进国内外经济贸易合作。加大项目 谋划、引进、推进、落实力度。谋划项目650个,其中超亿元项目60个;实施项目212 个,完成投资16.6亿元;主渠道争取资金5.3亿元,同比增长24%。启动23户厂办大集 体企业改制,亚麻纺织、电子元件、磨料磨具和有机化工厂4户原国有企业改制取得实 质性进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
    【城乡统筹发展】  抓住举办旅游节的契机,努力提升城镇品位。完成63条街 路硬化改造,硬化面积5.7万平方米,铺装道板6.7万平方米,建设公园广场2个。重点 对铁通公路县城过境段和卫东路南段进行升级改造,打造高标准街路。对东大沟南段进 行盖板,对西大沟北段进行砌石护坡,解决了排水不畅、环境脏乱差问题。对老城区污 水处理厂工艺进行改造,完成日供水能力万吨的新水厂建设,启动垃圾处理场工程。集 中供热新入网35万平方米,总面积达到95万平方米,让群众住上了暖屋子。实施棚户 区改造拆迁422户、4.7万平方米,净地19.6万平方米。全年完成7个小区开发工程,建 设商服住宅楼25万平方米。新建了省一级客运中心。完成40栋25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 能综合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