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克山县

  县委书记:李洪国 1965年9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7年7月参加工作, 2009年9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艾永德 县 长:褚世民 1966年6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8年7月参加工作, 2009年10月任现职。 副县长:安剑亮 李拥军 王司瑜 孙凤玲(女) 徐凤学 荣 军 房圣涛 张敬国 县政协主席:徐邦学
    【概况】  克山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幅员面积3 320平方公里,耕地20.1万 公顷,辖6镇、9乡、122个行政村和9个农林牧渔场、6个驻军农场、1个国有农场,辖 区人口5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3.77‰。克山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产粮 大县,农、畜产品质量优良,矿泉、高岭土等资源丰富,初步形成了“薯、豆、麻、畜 、能、水、木、酒”八大产业支撑的经济格局。齐北和碾北、拉宝铁路横穿县境,公路 硬化里程1 518.7公里,乡镇路面硬化率达100%,村级公路硬化率达86.7%,基本形成 “三横两纵”的公路网。 工业  新建、续建工业大项目12个,完成投资13.5亿元。徽记食品、龙源风电 (一期)、森泉饮品等项目顺利竣工,水泥拌混站、蓝天建材和水泥厂扩产项目有序推 进。金鼎公司、沃华公司、北大荒公司、昆丰公司、万润公司、兴安木业等骨干企业运 营良好,产值、销售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中益恒、御龙苏打水、兴盛食品、盈派家具 等成长性企业跨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 农业 农业生产喜获丰收,粮食产量达到7亿公斤,同比增长15.8%。土地规模经营达 15.8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78.5%。落实绿色食品基地9万公顷,大豆地理标志通过认 证。农作物参保9.6万公顷。奶牛存栏9 900头,生猪存栏20.5万头,分别增长17.9%和 36.7%。新组建千万元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22个,全县机械化综合程度达到95.8%。农 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35个。实现劳务收入12.1亿元。造林0.12万公顷,集体林权制度 主体改革全面完成。新增防洪除涝面积0.27万公顷,新曙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 西城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过半。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不断加强公路建设,硬化农村公 路297公里。 商贸服务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金融生 态环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全县累计发放贷款15.2亿元,比上年增长5%,存贷差进一 步缩小。润生村镇银行建成运营,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顺利启动,适合地方的金融产品 逐渐增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得到省、市充分肯定。落实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 政策,发放补贴1 134万元,有力拉动了城乡消费。 项目推进 全年引进国内项目71项,实际到位资金20.3亿元,引进外资项目1项, 利用外资1 50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完成1 542万美元。生物质发电、百万头生猪冷鲜 肉加工、城市管道燃气项目签约,香港母爱时光科技开发公司总部落户克山县。争取政 策性资金5.8亿元。 机构改革  圆满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撤并机构11个,精简25%。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稳步推进,实施了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制度,群众用药价格明显下降。有线电视网改 革基本结束,有线电视上划省网管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入,林 木采伐试点改革顺利实施。 城乡建设  县城重点地块控详规划、雨水排水专项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编制顺 利完成。房屋开发规划,审批、建设、预售、验收、收费等管理进一步规范。实施路灯 更新、道路亮化、街巷硬化等工程。城内植树6.5万株,新建绿地12万平方米。更新维 修供热锅炉7台,改造供热外网管线2 800延长米、内网6万平方米,改造供水管线4 000延长米、排水管线2 600延长米,城市基础建设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改造棚户区 1.36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37.4万平方米,群众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扎实推进“三 优”文明城建设,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社会事业  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开始启动,标准化学校建设扎实推进,又有3所学 校通过验收。第一中学二号教学楼投入使用,第四中学教学楼、第二中学教学楼、职业 学校扩建以及西河中学食宿楼新建进展顺利。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完工,妇幼保健院业务 用房投入使用。改造乡镇卫生院6个。甲流防控和传染病防治取得较好成效。理顺计生 经费管理体制,新建乡镇计生站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个、农家书屋57个、群众健身 场地5个。发放惠农补贴3.1亿元。提供小额担保贷款1 563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450 个。“五七工”、“家属工”新进社保4 100人,养老保险扩面1 050人。新农合、城 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累计报销补助近5 000万元。城乡群众享受低保18 380人,基本实 现应保尽保。发放救灾救济物资、医疗保险补助、医疗救助资金1 093万元,修建特困 户、残疾人危房115户。县中心敬老院投入使用,全县五保户实现了集中供养。农村数 字电视发展加快,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村社区工作有序推进,和谐社区创建 工作步入省级先进行列,社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拥军优属再创佳绩,荣获全省双拥模范 县“五连冠”荣誉。第六次人口普查顺利实施,进入后期数据录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