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鸡西市

市委书记:王兆力 1962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7年7月参加工作 ,2009年7月任现职。 副书记:朱德义 范 宏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兆力(兼) 副主任:杜 捷 朱玉林 朱成富 任雅欣(女) 董 璞 市长:朱德义 1963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7月参加工作, 2009年7月任现职。 副市长:李玉刚 马淑华(女,回族) 朱效利 鲍 华 王广跃 邵国强 李 鸿林 市政协主席:韩义德 副主席:郑 君 杨 敏 刘少武 孙 利 兰知震 车莲香(女)
    【概况】  鸡西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总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辖2市(密山 市、虎林市)、1县(鸡东县)6区、46个乡镇、459个行政村,总人口200万。域内有 12个国有农场,2个森工林业局。鸡西市矿产资源富集。境内探明矿产资源有54种,已 开发利用20余种,主要有煤炭、石墨、硅线石、钾长石和镁等。煤炭地质储量65亿吨 ,约占全省煤炭储量的1/3,年产近3 600万吨,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硅线石 和石墨储量均居亚洲之首。2010年,三次产业比重为25.6:42.3:32.1。依托丰富的矿 产资源,形成了以煤焦化、煤机制造、石墨、非金属建材、电力、冶金、食品和医药等 为主的门类齐全、结构较为合理的工业体系。生态环境良好。林地63万公顷,森林覆 被率27.7%;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11处,面积42.6万公顷,其中兴凯湖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级生物圈保护区,珍宝岛、凤凰山为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草场36.5万公顷,水面28万公顷。旅游资源丰富。域内有中俄 界湖兴凯湖、中俄界江乌苏里江、二战终结地虎头地下军事要塞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 游资源,是理想的旅游胜地。区位优势明显。与俄罗斯边境线长641公里,其中陆地 110公里,水域531公里。已开通密山、虎林两个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年过货能力190万 吨。2009年兴凯湖机场正式开通,有直达哈尔滨、北京和上海(经青岛)3条空中航线 。林密和城鸡铁路贯穿全市。由市级自筹52亿元建设的建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完成 全部工程量的1/3。 项目建设  深入开展第三个“大上项目年”活动,大项目建设呈现出数量多、 进度快的良好势头。项目数量多。2010年,实施投资超千万元的产业项目90项。其中 ,投资5 000万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项目总数达到67项,比上年增加35项;投资亿元以上 的产业项目达到44项,比上年增加20项。项目建设进度快。开复工75项,项目开复工 率达96%,高于年初计划44个百分点;竣工投产项目25项,占开复工项目数的32%,高 于年初计划9个百分点;麻山贝特瑞石墨精深加工、虎林市一热源改扩建等9个项目实 现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投产。项目投资大。90个产业项目,规划总投资150亿元 ,当年完成投资62亿元,同比增长203%。项目结构优化。投资5 000万元以上的非煤产 业项目达42项,占投资项目数的63%,打破以往围绕煤炭上项目为主的模式,对全市经 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推动作用。与省签约项目圆满完成。纳入省政府 各市(地)市长负责推进项目10项,规划总投资28.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额9.96亿元 ,实际完成13.3亿元,超额完成任务。新增中央投资项目274个,对上争取资金6.2亿 元。制定实施《鸡西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办法》、《鸡西市县(市)区重点生产经营型 项目年度目标考评办法》。 城乡建设  全年城乡建设完成投资突破50亿元,是建市以来投入最大、项目最 多、速度最快、成效最明显的一年。鸡冠新区开发全面启动。体育会展中心、市一中新 校区及“一横一纵”两条主干道等4个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 300万元。通讯 、给水、供热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同步施工。完成122公顷土地收储,商住工程开始启 动。老城区改造整体推进。重点实施路网改造、美化亮化、山水园林等三大工程,建设 宜业宜居、富有魅力的滨水城市。全市共新建、改建、维修道路63条。和平大街改造 工程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竣工,被评为省级优质工程。新增各类路灯近 3000套,完成沿街楼体亮化300栋。高起点规划设计城市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完成公园步道、环路等项目。改造河滨公园,新增绿地和游园38处。完成穆棱河风 光带景观规划,水上公园、低碳路等工程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关镇和小城镇的基础 设施,提高承载能力。3县(市)5区共新修和改造街路71条,安装路灯1 700套,沿街 楼体亮化150栋,新增绿地和广场30处。虎林市荣获全省“百镇建设”先进县称号。生 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4%。深入推进“三优”文明城市创建,集中开展城乡 环境综合整治,造林绿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工业  完成工业总产值253.8亿元,同比增长44.7%;主营业务收入250亿元,增 长21.2%;利税36.7亿元,增长77.1%。其中,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32户,完 成工业总产值188.6亿元,占全市74.3%。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进煤炭产业项目建设 ,开工建设荣华立井改扩建、鸡东宝泉公司120万吨洗煤等项目,新增煤炭产能234万 吨、原煤洗选能力840万吨。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全力打造煤机制造基地。成功举办第 2届中国?鸡西国际煤炭机械工业博览会,共有192家企业参展,签订购销合同20亿元。 天津鹏程液压支架项目已落地。大力发展石墨精深加工,打造石墨新材料基地,全市石 墨精深加工企业已达8户。奥星石墨深加工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全省唯一的球形石 墨生产线已投产。浩市新能源公司石墨精深加工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一期工程年 产5 000吨高纯石墨,10月投入试生产。贝特瑞石墨产业园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石墨精 深加工制品项目6月开工,12月底第一条生产线进入调试。黑宝碳素节能石墨电极项目 ,完成投资3 000万元,形成年产1.6万吨节能石墨电极生产能力。2010年,全市石墨 产业产值实现10亿元,增长52%。建设特色工业园区。重点推进煤机产业园区和石墨产 业园区建设,加快各县(市)区建设产业园区步伐,实现产业聚集发展。煤机产业园区 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是全省唯一的省级煤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已实现“六通一平” ,有12户企业入驻。石墨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占地面积4.4平方公里,包括恒山和麻山两 个石墨产业园区。其中,恒山石墨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香港浩市新能源公 司已入驻园区;麻山石墨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贝特瑞石墨产业园公司已入 驻园区。煤化工产业园区,密山、虎林进出口加工园区等成长迅速。 农业  大力实施25亿公斤粮食产能、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农业示范、农村民生 建设和改革创新“五大工程”,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粮食产量跃上新台阶。克服 春涝、低温等不利因素影响,农业生产连续7年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达到25.55亿公 斤,同比增长19%,提前2年实现25亿公斤粮食产能目标。推广水稻隔寒育壮苗技术达 到3.3万公顷,新增2万公顷,增加水稻产量0.5亿公斤以上,农民增收1亿元以上。加 强农田水利建设,虎林灌区、湖滨灌区开工建设,3县(市)全部被列为全省水田节水 重点示范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中粮集团、江西正邦、江苏雨润等国内知名企业进 驻鸡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70户,销售收入61.3亿元,带动种植基地面积16.8万 公顷、农户6.2万户。特色农业取得新进展,抓种养大户,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加 快发展畜牧业。生猪、肉牛、山绵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25万头、20万头、46万只 、1 060万只,分别增长15%、7%、6%、8%;奶牛存栏3万头,增长5%。畜牧总产值达到 23亿元,增长11%。绿色食品基地监测面积达到25.6万公顷,增长7%。有142个产品获 得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增长17%。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第二批试点工作通 过省级验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32个,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4万公顷。建 成农村公路714.3公里,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1处,清洁能源用户达到3万户。
    第三产业  以旅游业为牵动,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集中力量实施兴凯湖观 景平台、新开流景区湿地公园三期等30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2亿元。当壁 镇兴凯湖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成功举办中国?鸡西2010年中俄兴凯湖沙雕艺术大 赛暨第3届鸡西养生度假旅游节、虎头“激情广场”文艺演出、张健“横渡兴凯湖邀请 赛”等活动。98公里兴凯湖岸沙滩被评为“中国最长的沙滩”,兴凯湖、虎头要塞等7 个景区入选“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兴凯湖被评选为全省最具人气景区之一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亿元,分别增长10%和15%。 实施“家电汽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工程,发放补贴6 250万元。房地产业 完成投资17.8亿元,增长25%。金融服务日益活跃,龙江银行入驻鸡西市,域内金融分 支机构发展到59家。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完成556.7亿元、225亿元,比年初 增长15.2%和5.9%。 改善民生  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26.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8.1%,同 比增长34%。社会保障和救助能力不断提高。城镇新就业4.2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35% ,被列为创建省级创业型试点城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51元,城乡低保 标准分别提高18.5%和33%;市社会福利中心老年护理楼、市儿童福利院竣工投入使用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新农合参合率分别达到97.1%、 99.6%,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7项医改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全部落实到位,市 医疗保健康复护理院竣工。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开工建设城市棚户区134万平方 米,完成30万平方米煤矿棚户区和4 512户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建设经济适用住房 16.6万平方米、廉租住房7.2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补贴6 900万元,惠及居民3.6万 户。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全市50%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达到省级 标准化建设标准,特教中心和职教中心实训楼竣工投入使用,建成18个乡镇文化站、 150个农家书屋,成功举办第7届全市运动会。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哈达水库至市区供 水复线全线贯通,中心城区1/2以上楼房实现全天供水;大唐鸡西第二热电有限公司至 市区供热管网工程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