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抚远县

县委书记:牛学有 1952年8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参加工作,2002年11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田志华 县长:王居堂 1963年9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7年3月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副县长:李源波 布延庆 李 财 冯世伟 王艳波(女) 县政协主席:王忠顺
    【概况】  抚远县地处祖国的东北部,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三角地带,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素有“东方第一县”和“华夏东极”的美誉,属国家一类客货口岸。抚远县北面和东面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区域面积6 262.48平方公里,县辖4镇5乡、69个行政村,境内有3个省属国有农场,全县有耕地16.33万公顷。全县总人口12.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在3.7‰以内。抚远县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鱼生产基地,是中国大麻哈鱼之乡、中国鲟鳇鱼之乡。抚远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绿色覆盖面积在70%以上,境内有面积14.8万公顷的国家级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有多种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具有开发价值的矿藏。抚远县旅游资源丰富,“华夏东极”乌苏镇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东极观日、三江湿地、抚远三角洲、东方第一哨、塞北野荷等旅游景点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的声誉。抚远港是天然的深水良港,距出海口960公里,既是黑龙江省江海联运始发港,也是黑龙江省东北地区对俄经贸的重要枢纽。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3.7亿元,同比增长19%;财政收入完成3.23亿元,同比增长81.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54亿元,同比增长5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6亿元,同比增长5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1亿元,同比增长2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 080元,同比增长16.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 628元,同比增长31.4%。 项目建设  全年开工建设项目61项,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个,千万元以上项目39个。完成招商引资项目9个,实现到位资金22.7亿元,同比增长136%。前抚铁路完成铺轨137公里;东极机场获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立项;抚远深水港已完成主体工程;抚远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项目经省政府批准,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开始进行一期基础设施详规编制;黑瞎子岛开发建设全面启动,上岛桥和岛内防洪堤、主干道、生态园区等工程进展顺利;抚乌公路竣工通车;乌苏镇灌区渠首工程正式启动;人民医院综合楼、第四中学教学楼、宿舍楼建设进展顺利;卫生大厦、污水处理厂竣工投入使用;热电厂增容扩建项目完成厂房及设备安装。城市建设、农田水利、电力增容、城乡公路、粮食仓储加工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经贸旅游产业  口岸落地签证业务通过验收,通关环境更加便捷、高效。外经贸队伍不断壮大,全年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0.1亿美元,同比增长50%。全县外贸企业发展到75家。黑瞎子岛旅游名镇(乌苏镇旅游服务功能区)已完成总体规划和可研编制,乌苏镇作为岛外旅游服务功能区被纳入《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总体规划》。华夏东极太阳广场主体工程已完工,乌龙湖旅游度假区、东极荷园等景区建设有序推进。全年共接待出入境游客19.7万人次,同比增长10%;接待国内游客16.8万人次,同比增长17%。 农业  完成国家级高产粮食万亩示范片7个。全县规模化生产面积达到10万公顷,新技术推广面积26.67万公顷。新增水田面积2.8万公顷,粮食产量突破5亿公斤大关,同比增长82.2%。渔业经济有了新突破,包装上市稳步推进。畜牧产值平稳增长。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项目完成投资1 300万元,新建了别拉洪、海青、永安3个灌区,新增灌溉面积0.34万公顷。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完成造林绿化0.24万公顷,连续2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农村金融、保险工作取得新进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积极探索加快区域发展新机制,场县共建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工业和民营经济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实现4.5亿元,同比增长75.7%;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83.8%;实现增加值8 300万元,同比增长78.5%。民营企业发展到265户,其中:年产值超亿元达到4户、超千万元达到14户,年销售收入实现9.2亿元,同比增长12.1%。 城市建设  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现代化商旅名城建设。完成新建街、正阳路、向阳路等街路拓宽改造及附属设施配套工程。城市“平、净、亮、绿”工程全面展开,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房地产开发依法有序进行,房屋竣工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大大世贸、鑫源轻工农贸市场、中俄风情休闲一条街等大型商贸区建设进展顺利,新建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社会保障  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城乡居民“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 20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 600人。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发放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金3 694万元;低保、助学、大病救助等资金2 434.7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