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爱辉区

区委书记:陈洪生 1963年3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8年8月参加工作,2009年2月任现职。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马福森
    区长:尹 力 1964年7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7月参加工作,2009年3月任现职。
    副区长:代树奇 徐 峪(女)李胜彬 关永宏 郭儒东 李成斋
    区政协主席:王彦杰(女)
    [概况]
    爱辉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与俄罗斯远东第3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最近处距俄罗斯仅750米,边境线184.3公里。辖3镇、8乡、16个国有农林牧场,总面积14 446平方公里。总人口19.2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6‰。爱辉区资源丰富,全区农村人均占有耕地1.49公顷,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大豆生产基地;林业经营总面积120万公顷,木材总蓄积量5 161万立方米,是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矿产资源富集,已发现矿藏69种,其中以煤炭和黄金储量最为丰富,煤炭普查储量近11亿吨,已探明黄金储量250吨。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3亿元,同比增长15.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17亿元,同比增长51.6%。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56亿元,同比增长27%。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8亿元,同比增长2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万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792元,同比增长29%。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5.3%。
    工业
    深入实施“项目跨越年”活动,重点项目开复工29项,完成投资13.98亿元。林板一体化、争光岩金矿、大黑山风电场项目被纳入全省122个重点建设项目,小江生物制药产业化基地和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被纳入全省300个重点推进项目。5个项目开始积极推进,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燕麦深加工等5个新建项目进展顺利,其中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项目实现当年建设投产。重点推进矿产资源开发项目,金三角煤矿、宝发煤矿完成核准审批,大青山和上马厂岩金矿完成地质详查。谋划项目取得新进展,奶牛养殖及乳制品加工项目签订框架协议。
    农业
    粮豆薯总产量21.4万吨,同比增长13.7%。出台16条惠农政策,引导种植业结构调整,大豆播种面积减少10.8%。建设标准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3个,依托场区共建推广农场模式栽培0.67万公顷,完成跨区作业1.29万公顷,实现秋整地6.67万公顷,应用测土配方施肥8.67万公顷。推进规模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53个,实现土地流转1.85万公顷,土地规模经营2.36万公顷。集中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卧牛湖、富拉尔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202国道沿线排涝沟治理工程,推进宋集屯和幸福灌区改造工程,累计改良耕地1.8万公顷。不断加强畜牧防疫体系建设,加大“江鱼生产带”建设力度,水产品总产量同比增长39.4%。加快林产基地建设,发展地摆木耳200万袋,繁育苗木2 400万株,种植北药0.18万公顷、浆果200公顷,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花楸第一乡”。罕达汽和爱辉被纳入全省“百镇建设工程”示范镇。第2批14个省级试点村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第三产业
    继续打造“五区四线”精品旅游线路。启动新生鄂伦春旅游区原始部落、鄂伦春族新居和漂流码头项目建设。新建胜山科普探险旅游区观光步道、仿生亭等项目。完善瑷珲古城旅游区和卧牛湖休闲度假旅游区基础设施。完成锦河关东文化旅游区道路硬化、栈道和观景台。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1万人次,同比增长23.5%。优化外经贸发展环境,引进贸易主体,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3亿美元。繁荣城乡市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现全覆盖。全面落实“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发放补贴775万元。积极应对物价上涨,投入价调基金补贴城区困难群体,建立城区特困户粮油供应站,扶持农副产品基地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开展“春雷行动”等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民生
    连续第3年实施“十项利民行动”,解决民生问题61个。着力拓宽就业渠道,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04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766个,新增就业1 6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3%以下。健全养老保险体系,成为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区,2.5万名农民率先享受养老政策。启动居家养老试点,探索城镇养老新模式。改善城乡居住条件,改造农村泥草房509户,建设农民集资楼7栋。深入开展“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城乡卫生环境得到较大改善,顺利通过省级卫生标兵区验收。努力改善农村交通环境,实施农田路3年改造规划,完成农田路350公里,修建农村公路98公里,通村率达到100%。完成31个村屯改造任务,1.5万人喝上达标饮用水。完成第5批扶贫开发任务,扶持贫困户2 101户。
    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改扩建、维修学校20所。提高医疗保障水平,11个乡镇和2个社区服务中心实现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全市率先达到省级示范社区建设标准。农村社区实现全覆盖,妇女儿童10年发展规划顺利通过市检查组预评估。顺利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扎实开展生态区建设,创建2个省级生态乡镇。认真落实国家人口政策,生育符合政策率为9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