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王振刚 1955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6年8月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倪继峰
区长:佟 伟 1960年4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7月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副区长:杨树成 孙玉峰 张海凤(女) 李月峰 韩庆海
区政协主席:王树怀
[概况]
北林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是绥化市唯一的市辖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幅员面积2 756平方公里,总人口89.9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拥有耕地20.5万公顷,草原1.6万公顷,水面1.69万公顷,森林3.78万公顷。物产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鱼、优质烤烟和生猪、肉牛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塞北江南”美誉。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马铃薯、瓜菜、中药材等,共有10个系列54个品种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绿色食品水稻、大豆和马铃薯基地被国家绿展中心、省政府和中国消协评为最佳推介基地。
农业
全区农业总产值实现79.6亿元,增长16.2%;粮食总产实现14.28亿公斤,增长18.5%;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4.7万公顷,其中烤烟面积3 000公顷,烟叶税实现2 158万元,特别是设施化蔬菜生产起势良好,投资684万元,新建节能型日光温室52栋;生猪、肉牛、大鹅饲养量分别达到253万头、22万头和631万只,畜牧产值实现38.6亿元,增长20%,占农业总产值的48.4%;春季造林完成2 400公顷,伏秋整地完成1 034公顷;内转外输农村剩余劳动力19.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0亿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410家,吸纳会员2.1万户,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3.33万公顷。
工业
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大众肉联、金龙生物、阜康粮油、嘉香米业、段氏面业、北方水泥等重点企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全区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9户、利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5户。东富工业园区已人驻企业28户,总投资超过10亿元,有20户投入生产,实现产值5.3亿元、利税5 500万元,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实现15.7亿元、4.8亿元、14.4亿元和1.35亿元,分别增长11%、25%、12%和34%。
民营商贸
民营经济强势发展。民营企业发展到1 600户,新增84户,有3户进入规模以上行列;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33万户,新增1 730户;民营经济税收实现2.7亿元,增长23.7%,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64%。商贸服务业日益活跃。华辰集团、泰华医药、新世纪医药、供销百货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运行态势良好,世纪华辰、南方大厦、生产资料连锁配送中心先后投入运营,城乡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需求旺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8.6亿元,增长20%。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口径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4 402万美元,其中直接进出口总额实现2 222万美元,分别增长33.4%和62.4%。
社会事业
全年共投资3.24亿元完成文化、教育、道路交通、减灾安居等17个民生项目。其中,新建通乡村公路138公里、安全饮水工程53处、社区硬质化巷路16条,建设第三中学、秦家中学、四方台一中、津河中心校等11所城乡中小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3.2万平方米,维修改造中小学校舍35所,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完成秦家卫生院建设,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和城乡低保提标,对四方台大桥、永连桥、绥巴桥等10座危桥进行新建和维修,对农村100户极贫户危房进行改造,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高标准实施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和谭家屯灾后移址新建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新建维修改造各类水利工程350处,配套建设硬质化渠系43公里,增打改造机电井72眼,改造中低产田7 467公顷,重点武装区级科技园区13个、乡级科技园区21个,新建水田集中育苗区11处、大棚3 000栋,组建千万元以上现代化农机合作社4个,增置大型农机具265台(套)。投资8 679万元,实施河夹芯子国家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南延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太平川土地整理和红旗旱田节水灌溉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等新建、扩建项目,农业生产条件全面改善。乡村整体面貌极大改观,新农村建设层次进一步提升。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91个,引进合同资金29.6亿元、到位资金19.6亿元,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93%和231%。在28个同定资产投资超千万元项目中,亿元以上9个、5 000万元~亿元5个、3 000万~5 000万元9个,实现投资18.71亿元,已竣工投产22个,在建6个,全部达产后,年可新增产值37亿元、利税5亿元。
[保障体系日臻完善]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发放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18 966万元、失业职工失业金73万元、城乡低保金6 262万元、大病医疗救助金1 000万元;核销城市低保户医疗救助保险金275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费79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4 408万元;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 665万元,低保特困家庭人住廉租房350户;发放就业社保补贴资金1 965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89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1 759万元,实现就业再就业12 865人,新增就业7 895人。北林区被评为省级“平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