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兰西县

县委书记:杨文波 1954年9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2年2月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单 军
    县长:王秀平 1963年3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7月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副县长:何 勇 方 芳(女)张守坤 李学金 郭士权 张 涛 徐国才
    县政协主席:姜淑英(女)
    [概况]
    兰西县位于松嫩平原东南部、呼兰河下游,与哈尔滨市毗邻。幅员面积2 499平方公里,耕地16.6万公顷,草原2.27万公顷,林地3.35万公顷。辖15个乡(镇)、105个行政村、773个自然屯。总人口50万,其中农业人口40万。是中国亚麻之乡、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全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和中国东北民猪之乡,是全国诚信先进县、全省平安县、全省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先进县和全国百佳全民创业示范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十弱县。
    农业
    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落实惠农政策,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绿特色产业,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4.67万公顷,瓜菜哈尔滨市销售率达80%以上,兰西县成为哈尔滨市重要的瓜菜供应基地。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龙头建设喜获成功。雨润集刚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成功落地,民猪产品销售额达12.9亿元,同比增长11.2%。以民猪为牵动,肉牛、肉羊、鹅禽养殖量分别达到21万头、30万只和740万只,畜牧业产值实现11.5亿元。以东金集团、神农集团和绥化农垦管理局为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牵动能力不断增强,全县土地规模流转达到0.71万公顷,增加0.37万公顷。植树造林0.26万公顷。改造通村路227公里,城乡公路网全面形成。新农村建设5个示范村、3个试点村通过省级验收。自来水入户2 865户,有线电视入户6 262户,改造泥草房5 500所。
    工贸
    以亚麻产业为牵动,工贸经济取得重大突破。“兰西亚麻”区域品牌连续两年在农业部组织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活动中名列第4位,品牌价值达82亿元。亚麻产品发展到10大类180余个品种,亚麻编织品销售总量达到680万套(件),兰西亚麻制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在87%以上,全年亚麻产业实现增加值4.8亿元。中国(兰西)亚麻旅游文化节被省授予县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称号。第7届亚麻制品暨汽车凉垫、用品交易会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成功举办,交易额达20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年引进合同资金15亿元,到位资金7.5亿元。新建、续建投资超千万元以上项目23个,其中投资超3 000万元项目17个、超亿元项目5个。江苏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三联药业兰西医药产业园建设、平山大兴现代化种养殖及深加工、华德集团兰榆科教产业园建设、城市燃气开发供应等投资超亿元项目集中落地。
    旅游
    以服务哈尔滨市假日旅游休闲市场为主攻方向,大打“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发展”战略,民俗怀旧、宗教文化、绿色生态等特色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完成旅游产业总体规划修编和“呼兰河民俗水街”规划设计,建成国内最大的“玉米田迷宫”,河口老桥至东林寺景区呼兰河护岸工程完工,东林寺至三北渔村4.5公里旅游公路实现贯通,东林寺藏经阁主体工程完工。推行旅游产业标准化建设,景区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兰西县被省旅游局列入“龙江旅游精品线路”节点,被评为“全省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2010年,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收入7 000万元。
    城市建设
    房地产建安工程总量43.5万平方米,启动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拆迁1146户,拆迁面积达9.2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住宅楼23栋,建筑面积达16.7万平方米,完成配建廉租住房167套、8 350平方米。完成哈黑路过境段铺面改造2公里,庙头街、河口油厂、河口供销社等主次干道实现硬化;完成通宾路、庙头街、府前路及四门出口铺装人行步道板2万平方米,城镇建成区绿化覆被率提高到19.35%。名人服装广场、家幸超市、地下商业街等流通项目相继投入运营。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完工,垃圾处理厂完成选址;“引泥入兰”供水工程已得到省发改委批复。深入开展客运市场整顿,客运、货运实现规范化运营;进一步规范公共汽车运营秩序,城区公共汽车站点建设全面完成,公共交通秩序持续好转。
    社会事业
    投资2 214万元,改造维修校舍23所,3所中小学顺利通过省标准化学校建设评估。县医疗中心项目完成工程总量80%,燎原乡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县乡卫生集团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94.5%和85%,数字电视转换率30.6%。成功应对“5·15”强对流气象灾害,为6个乡镇709户受灾群众发放救灾款项300万元、粮食230吨。新农合实现农村常住人口全覆盖。城镇4.5万人参加医保,城乡5万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社会化发放,安置“4050”人员就业500余名。落实残疾人贴息贷款近400万元。安全稳定成果显著。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专项行动,全县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调防一体化,从实解决信访案件158起,结案率达90%以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