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宣传
(1)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五大重点工程。着力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序推进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扩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全省建成文化馆146个、公共图书馆107个、博物馆143座、专业剧场4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51个,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924个,村文化室2 000余个;乡文化站覆盖率达95%,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省覆盖,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圆满完成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任务,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基本实现“村村通”,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66%,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2)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打造完善“哈尔滨之夏”、“城市之光”、“金色田野”、“欢乐校园”、“黑龙江国际文化艺术之冬”等群众文化品牌,群众参与面和受益面大幅提升,全省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超1万场,参与人数逾1 000万人,涌现出一批精品剧(节)目,在全国“群星奖”、农民艺术节等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在元旦、春节、国庆、中秋等重大节庆日期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氛围。(3)倾力打造文化精品。制作的电视剧《夺粮剿匪记》于“七一”期间在央视播出,创同期央视最高收视率;电影《情怀》、《赵尚志》和电视连续剧《焦裕禄》被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纪念建党90周年全国展播剧目。广播剧荣获全国广播剧大奖“19连冠”。歌舞剧《中华吟》和话剧《风刮卜奎》双双荣获“文华奖”,音乐剧《蝶》获第13届“文华大奖”特别奖,龙江剧《鲜儿》获“曹禺戏剧奖”,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在国家大剧院献礼演出。龙江文艺百花竞放、异彩纷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文化条件。进一步加工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创作音乐剧《爱上邓丽君》,打造电视剧《闯关东前传》、《焦裕禄》、《返城年代》、《大瘟疫1900》和电影《萧红》等影视精品。组织开展“火热时代、多彩龙江”专题文艺采风创作展览活动,继续放大“萧红”文化品牌影响力,成功组织萧红百年系列纪念活动,扩大了龙江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吴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