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对外宣传

(1)组织系列主题外宣活动。突出“大美大爱黑龙江”主题,以主题宣传、新闻发布、系列采访、公关宣传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向世界推介黑龙江。以2011年黑龙江(香港)活动周暨十大重点产业项目推介、第22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第1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商务部与黑龙江省政府签署部省合作协议、亚布力两岸经贸论坛等重大活动为契机,精心组织系列主题外宣活动,展示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新形象。(2)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经省委决定,在省委及所属部门、各市地党委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全省设党委新闻发言人77人,其中省委及所属部门新闻发言人39人、各市地党委新闻发言人38人。7月1日,召开省委及所属部门党委新闻发言人首次媒体见面会。11月中旬,举办首期全省党委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对近百名全省党委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工作联络员和各市地外宣办主任进行培训。(3)推进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推进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建设,印发《省政府2010年新闻发布总体情况的通报》、《黑龙江省新闻发布工作要则》、《省政府各部门征集2011年度参与政府新闻发布会选题计划》,在互联网上建立“黑龙江发布”微博平台。召开省政府新闻发布会45场,促进政务公开,正面引导社会舆论。(4)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应对引导工作。针对七台河煤矿透水、东北农业大学师生布氏病菌感染、方正县“立碑”、鸡西矿难、庆安强拆等突发事件,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加强舆情收集、监控、研判和舆论应对引导工作,较好地把握了舆论导向。(5)举办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媒体定期交流活动。11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协调吉林、辽宁两省政府新闻办,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首次举办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媒体定期交流活动。(6)与中央及境外主流媒体开展务实合作。深化与中央媒体、省外媒体、境外媒体的合作,与《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同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香港商报等中外媒体的交流合作。(7)加强省内涉外媒体传播能力建设。编制《关于将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宣传纳入国家外宣战略的可行性报告》。省电台每月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制作1期10分钟的录音专题;与日本新澙放送株式会社定期交换播放广播节目,每周在日本播放1期5分钟的黑龙江旅游景点推介节目,外宣节目《爱愈童心》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省电视台《你好,俄罗斯》俄语电视节目集知识性、服务性、趣味性为一体,在全国外宣节目评选中获外宣栏目一等奖,专题片《不能忘记的名字——伍连德》获中国新闻奖外宣类三等奖,文化风光片《伏尔加庄园》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外宣节目提名奖;《这就是黑龙江》英语资讯电视节目随卫视在北美等地落地,节目组多次受美国、以色列外交部、驻华使馆的邀请赴海外采制节目。《黑龙江新闻·韩国版》运营情况良好,在韩国本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黑龙江新闻邻邦网通过升级、改造、改版,在世界韩语圈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同时与中央电视台国际网络中心签约,合作开办了中国网络电视台( CNTV)韩语台。东北网俄、英、日、韩四个外文频道特色鲜明,点击率节节攀升,成为境外受众了解中国黑龙江的重要“母语”渠道之一。在俄新社、远东国际文传电讯社、俄罗斯龙报、金角报、俄罗斯报网等俄罗斯主流媒体上,经常能看到源自东北网俄语频道的消息。《远东经贸导报》由半月版改为周报,扩大了对俄传播的信息量,向俄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发行47期。《伙伴》杂志围绕中心策划选题,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对俄发行12期,被俄罗斯读者誉为“中俄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8)组织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外宣活动。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举办“魅力龙江”图片展,举办中、俄、日、韩“文化创新与传播”交流活动,举办第2届黑龙江中俄文化大集暨中俄双子城之夏艺术节,创办“黑龙江友城文化周”,举办黑龙江省文化日暨大型图片与版画展,举办“2011中国黑龙江电视周”活动。各地在不同领域开展精彩纷呈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9)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和“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深入开展网上宣传工作,指导省内各新闻网站建立《转变方式、科学发展》、《黑龙江实施三优发展、求实效、惠民生》、《第一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新闻专题50余个,刊发稿件2 800余篇、图片3 100余幅、视频150余个。制定下发《网络发言人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省直各部门、各市地、部分新闻网站组建网络发言人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召开网上舆论引导工作会议,提高了网络发言人和网络评论员的舆论引导能力。探索全省网络问政建设,开展网络虚假信息监督工作。( 10)加大互联网管理体系建设力度。进一步理顺全省互联网管理体制,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省互联网信息工作领导小组。会同文化、公安、工商、通信等管理部门,深入开展集中清理整治网上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查处和清理网上政治类有害信息专项行动以及非法网络公关行为、网上涉性用品药品非法信息、网络“性感营销”、“网络欺凌”、打击网络传销违法犯罪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互联网传播时政性新闻信息的管理。东北网、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信息港、哈尔滨新闻网等4家省内新闻网站上报国新办年审。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违规登载新闻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频道备案审批工作。举办全省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培训班。加强对网络新闻媒体和互动类网站的审批、备案和考核管理。对属地内网站开展论坛、博客、手机报等具有新闻舆论及社会动员功能业务(栏目)的前置备案审批工作。召开加强和规范微博客信息服务管理座谈会和工作会议,加大对微博客管理力度。(11)做好舆情信息报送工作。加强舆情信息分析研判工作,已基本形成季度、半年、全年舆情分析研判制度,并及时编制分析报告。加强舆情信息员队伍建设,举办全省骨干舆情信息员培训班。全年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报送舆情信息1. 35万余条。加大涉省舆情的搜报力度,全年编发《舆情信息》250期、《舆情专报》25期、《舆情抄告》5期,省委书记吉炳轩批示12次,其他省(部、办)领导批示70余次。
    
    (朱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