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1)组织建设。鞠海洋同志担任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党组书记。4月23日,经省委黑发十字[2011]171号文件任命,鞠海洋同志担任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党组书记。管理体制理顺工作。2011年,全省市(地)级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工作进行平稳;全省132个县(区)有60个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抚远县红十字会积极推动各乡镇在村一级全面建设红十字组织。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以青少年志愿者为基础,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将红十字模范校评比、社区红十字服务、红十字运动知识普及等各项工作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了包括大学生志愿者、医疗卫生志愿者、社区红十字志愿者、法律咨询志愿者、老年志愿者、新闻宣传志愿者在内的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佳木斯市、牡丹江市、黑河市分别成立“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全省构架起延伸到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等不同领域的志愿服务平台,共有志愿者20 884人,注册志愿者l 500人,为全省红十字事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在视察黑龙江省红十字会工作时,对哈尔滨市社区红十字组织开展的“阶梯式养老”式的志愿服务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并建议在全国推广。(2)“三救”工作。备灾救灾工作。为提高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应对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救援水平,充分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所赋予的职责,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救援机制,根据总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有关要求,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省红十字会对《黑龙江省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进行修改。针对哈尔滨、佳木斯、绥化、七台河、黑河等市地遭受大风、冰雹、暴雨等自然灾害的袭击,造成居民房屋倒塌、农田大面积绝产,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遭受严重影响的情况,省红十字会第一时间下拨救灾款物,并向总会争取援助大米103吨,用于救助灾区百姓,受益人次达2 650人。2011年,全省各级红十字会累计投入救灾款物达348.24万元,直接受益人次达35 208人。应急救护工作。2011年初,省红十字会根据《黑龙江省红十字会2010—2014年救护培训计划任务分解指标》的要求,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利用“世界急救日”开展以“急救为人人”为主题,由红十字会大力倡导、医疗部门积极推动、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大型救护知识宣传及技能演练活动。普及现场救护知识4 000余人次。哈尔滨市红十字会与新晚报、哈尔滨讲坛联合推出“2011年红十字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护知识公益大讲堂”活动,面向全市居民开展大型系列公益讲座。七台河市红十字会在继续开展煤炭行业救护培训基础上,重点组织开展非煤企业生产一线工人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实现了培训应急救护人员占当地人口总数的3.3%,超额实现了总会1.5%的比例要求。哈尔滨铁路局红十字会对旅客列车配备红十字药箱、药品、器材和材料,并由专人负责,确保旅客在乘车突发疾病、受到创伤时能得到及时救助。2011年,全省各级红十字会共培训救护师资160人,救护员16 863人,救护防病知识普及349 333人次。人道救助工作。积极争取总会、舒肤佳“健康长城”项目在黑龙江省落户。该项目援助金92.5万元,对大庆、黑河两地22所乡村小学援建洗手设施及健康教育宣传栏,在佳木斯、齐齐哈尔两地援建2所村卫生站及村健康教育宣传栏。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省红十字会积极协调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多次对受援地进行考察评估,并由赈济部制定详细的项目方案。截至2011年10月底,该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继续做好“红十字博爱送万家”项目。2011年,全省各级红十字会在辖区范围内针对受灾较严重地区的重灾户、贫困地区的特困家庭、孤残人员及艾滋病感染者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争取总会援助物资价值65万元,全省累计投入救助款物194.8万元,受益人次达5.5万人(18 397户)。继续做好“小天使”基金及“天使阳光”基金救助项目。截至10月30日,全省共有69名贫困家庭的患儿获得医疗救助(其中白血病患儿66名、先心病患儿3名),救助资金达209.5万元。继续做好“艾滋病预防干预”项目,省红十字会全年举办各类艾滋病同伴教育培训班40余期,培训超过800余人次,并联合哈尔滨铁路局红十字会于12月1日在哈尔滨火车站开展声势浩大的防艾宣传活动。血友病感染艾滋病患者关爱工作。2010年7月,省红十字会按照省政府第29次会议精神,开始接管黑龙江省血友病感染艾滋病患者关爱工作。2011年为了继续较好完成该项工作,省红十字会克服种种困难,在人员有限、经费有限、面对的目标人群情况复杂等条件下,积极协调安抚解决感染者出现的问题,接待感染者及家属来访40余次,来电600余次,较好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3)“三献”工作。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工作。2011年,全省各级红十字会继续依法开展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工作。截至10月底,全省累计完成遗体捐献登记714人,比2010年增加485人;实现捐献35人,比2010年增加16人。眼角膜捐献登记566人,实现捐献37人,比2010年增加10人,通过手术移植眼角膜,使74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无偿献血宣传动员工作。2011年,省红十字会依法履职,积极开展无偿献血推动与宣传工作,与省卫生厅、省血液中心协调,联合制作“无偿献血推动电视公益宣传片”。鸡西市红十字会与市血站组织开展“稀有血型献血者联谊会”,加强采供血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支持。2011年,全省无偿献血人数达273 051人次。造血干细胞捐献动员采集工作。2011年,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已完成6 400人份的血样采集任务,完成初筛1 100余人次,再动员327人次,其中,2人为境外血样邮寄,体检17人次,成功实现捐献8例。8月,绥化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及鹤岗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经省红十字会批复成为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工作站,使黑龙江省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站由8个增加至10个,为扩大招募志愿者工作的完成奠定了基础。(4)红十字青少年工作。2011年,省红十字会在全省范围开展红十字模范校评比工作,全省共有10个市(地)推荐10所学校参加评比。经省红十字会检查验收,哈尔滨市新阳路小学、泰来县第二中学、七台河市第五小学、黑河市第一小学等4所学校被推荐到总会参加国家级模范校的评选。 (潘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