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事故预防

  省政府2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3次政府专题协调会,4次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和道路交通安全专题会议,部署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就校车旅游车管理、农村交通安全管理、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问题研究解决办法。省委书记吉炳轩亲自到哈同公路专项整治现场检查指导,对解决制约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作出重要指示;省长王宪魁、省委政法委书记黄建盛、副省长孙永波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多次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特别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各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交管工作作出批示和指示351次,深入交管工作实际调研指导238次,直接担任交通安全整治专项行动指挥146人次。省政府专项解决增加交通管理警力编制1 000名,一次性奖励全省交通民警200万元。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趋稳向好。(1)加强事故预警和分析研判。2011年全省交通事故信息24小时快报录入率已经达到95 010,全项信息录入率达到90%,达到了部局的要求;针对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组织人员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管理环节、道路建设、违法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T作重点。各交警支队组织交通安全预警研判293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2)紧抓源头管理。在重点车辆和驾驶人的管理上,各交警支队、大队对辖区营运客车、危化品运输车、接送学生车辆及驾驶人建立户籍化管理档案,实施动态监管,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管理进一步规范。各地每月对辖区车辆进行清理排查,对临近检验有效期1个月内的车辆,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公示栏、电话等方式督促企业或车主按时参加检验,对逾期未检验的机动车,通报行业主管部门,建议暂停运营,并在新闻媒体发布,机动车参检率进一步提高。全省对营运客车和危化品运输车运用GPS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监控。在安全隐患排查上,各地对全省营运车辆驾驶人违法记录和记分情况进行清理,对公路客运车辆和中重型货运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及高速公路、主要国省道标志标线进行排查治理。全省排查交通安全隐患1 065件,已经完成整改892件,整改比例达83.7%。(3)严查重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全省先后开展打击醉酒驾驶、护卫天使、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和校车专项检查整治、备春耕护农、创建优良道路交通秩序、预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百日会战、整治“三超一疲劳”等21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涉牌涉证、报废机动车上路行驶、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客货混载以及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违法载人、拖拉机夜间行驶既无灯光又无反光标志等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形成严管、严控、严查、严处的高压态势。全省共采取专项整治612次,纠正违法6 863 988人次,教育1 695 733人次,警告192 183人次,吊销驾驶证211本,拘留5 098人,扣留机动车辆48 380辆,罚款金额742 886 690元。(4)采取高速公路机动车区间测速,严查重处超速交通违法行为。各地在实行固定与移动测速的基础上,在高速公路推行区间测速,力求实现点线面全程监控,切实加强对超速违法行为的管控和查处力度。省交通运输厅为区间测速开发工作软件和取证系统,将在全省高速公路200余个收费站安装,对过往车辆全面实行区间测速自动化管理,对超速车辆实施现场或非现场处罚。区间测速减少了因驾驶人逃避车辆超速受处罚引发的涉牌涉证违法行为,拓展了对超速违法行为的查处范围。黑河交警支队投资400余万元,在辖区安装16套区间测速设备,有效遏制了超速违法行为。(5)积极开展区域警务合作,形成了联合整治交通违法行为的机制。总队与辽宁、吉林两省开展东北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区域联动统一行动有效查处涉牌涉证、“三超一疲劳”、商品车整车运输车交通违法行为。(高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