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

  全省有14家矿山企业获得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以奖代补”专项奖励。全面完成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全面摸清了全省19个矿种的家底,469个矿区形成了完整的图件和数据库。成功举办全国十省(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工作座谈会。全省矿补费征收入库额16.2亿元,突破历史最高点。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完善压矿审批工作机制,采取事前介入的方式,对于不能压占的,及时建议调整用地范围,保证项目审批速度和质量;总结按成矿区带分片审核的办法,及时补充信息,细化分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参加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系统软件试用试点和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管理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实施汇交登记制度进行计划管理、推进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进程、重点发挥省资料馆对矿政管理的支持作用、探索地质资料管理向市(地)延伸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了地质资料管理与利用服务水平。全面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工作,实现了储量登记与储量评审备案工作衔接、储量统计与矿山动态检测衔接、储量登记统计与利用调查衔接,矿产资源储量快报和年报及时提供矿政管理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使用,探索进行账户管理,试行资产登记制度,为储量管理深化进行了有益探索。进一步深化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工作,实现了矿山储量动态检测与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相衔接,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与采矿权年检、矿山企业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奖励资金评比有效结合,不断深化“双鸭山模式”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动态和静态有机结合的全程储量管理。 (杨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