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政策
(1)扶持生猪生产。良种补贴项目。全省生猪良补项目县14个,良补县供精单位52个,提供猪鲜精196万剂,落实能繁母猪良种补贴49万头。能繁母猪保险。全年能繁母猪承保13.34万头,保费801.34万元;承保的能繁母猪死亡13 741头,赔付1 232万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对黑龙江省17个生猪(含农垦)调出大县进行奖励,比上年增加6个县,奖励资金9 262万元。制定和实施了全省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全省已有9家种猪场开展场内生产性能测定,测定种猪400头。(2)扶持奶牛生产。良种补贴项目。对全省82个县的122.6万头奶牛实施冻精补贴,使用优质冻精245.2万剂。奶牛保险项目。奶牛承保7.27万头,总计保费3 129万元;死亡5 466头,赔付2 830.7万元。标准化规模场项目。使用中央财政资金6 830万元,完成了对76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的改扩建投资补贴。奶站补贴项目。使用财政补贴资金6 177.69万元,共购置设备1 562台(套),惠及620个奶站,全省奶站机械化榨乳率达到82%。利用世行贷款奶牛群体改良(DHI)项目。全省参加DHI测试体系奶牛场达到168个,参测奶牛12万头。省级推进奶业发展项目。省财政投入267万元补贴,购置TMR饲料制备机54台(套)。(3)“两个千万”工程,即《黑龙江省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和《黑龙江省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规划》。2011年,省级财政投入资金5 630万元,用于规模场建设贷款贴息。强化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把“两个千万”年度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市县、农垦各分局,落实到养殖场户,并派出多个工作督导组,强化督促检查,推动各地工作落实。全省新建、改扩建奶牛规模场406个、生猪规模场1 232个。在“两个千万”工程的推动下,奶牛和生猪两大主导品种发展势头迅猛。 (孙铁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