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产业化建设
龙头企业新建、扩建项目陆续开工,畜产品加工业呈稳步发展之势,产业化水平较大提升。紧紧抓住产业项目“三年决战”的契机,重招商、抓引资、上项目、建园区,龙头企业发展迅猛。江西正邦、天津宝迪、上海中兴牧业等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入驻黑龙江省,克东飞鹤、双城雀巢、安达贝因美、肇东伊利、嫩江、兰西、巴彦雨润、龙江元盛、肇东大庄园等一大批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注巨资扩建生产线或新建企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加长,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明显。到2011年末,全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272户,实现产值626.38亿元,同比增长39.8%。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91户。全省生猪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4 055万头,比上年新增1 550万头。乳品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1 004万吨,比上年新增201万吨。肉牛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253万头,比上年新增29万头。禽类和皮毛加工业也异军突起。加工企业的崛起,为县域经济发展增加了新的动力,为绿色食品大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加大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力度,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形式,健全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对接、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有效防范自然和市场两个风险。全省各类农民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 130个,拥有会员15万人,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各环节利益失衡问题已初步得到解决。 (孙铁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