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攻关
2011年,黑龙江省农科院开展以科技促增产为主体的五大作物超级良种良法高产攻关示范活动,大批“超级良种”脱颖而出,“龙粳”系列水稻创佳绩。2011年,在佳木斯地区实施龙粳系列水稻品种百亩方、千亩片、万亩带示范项目,示范规模达2万公顷。农业部专家组在七星农场进行测产,供试8个品种,其中“龙粳31”达764.16公斤/亩,被农业部专家组认定为东北早熟粳型超级稻和最具有推广前景水稻品种。“克单14”玉米显实力。克山分院选育的早熟、高产、耐密、优质玉米新品种“克单14”,已经实现杂交种生产基地化、配套栽培技术标准化和生产示范规模化。在赵光农场和五大连池进行大面积示范,经测产,亩产达到639.6公斤,可与同熟期的国外品种“德美亚1号”相媲美,有望成为黑龙江省北部玉米主栽品种。高寒水稻品种选育获突破。黑河地区被认为是“种稻禁区”。2011年在爱辉区开展6.67公顷高寒地区水稻品种种植试验,创造了平均亩产500公斤的水稻高产示范纪录。专家组对试验示范面积较大的3个品种进行测产,平均亩产达580.5公斤。其中,自育品种“黑交06 - 213”、“黑交9709”表现出色,适合在本省高纬高寒地区种植,同时形成了高寒地区旱改水水稻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为高纬高寒地区发展水稻生产提供了科技支撑。“春小麦一油菜”复种技术获得成功。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开展“春小麦一饲料油菜”复种技术研究。前茬采用“龙麦31号”,每亩可产小麦200~250公斤。利用小麦茬口,在不施肥的情况下种植饲料油菜,亩产达4 700公斤,可作青贮饲料或绿肥。作饲料每亩可增加效益235元。“大豆窄行密植技术”实现突破。2011年,在富锦、绥滨、克山等大豆产地进行了大豆窄行密植技术大面积示范展示,项目核心区0. 07万公顷,亩产187~200.9公斤,比当地平均增产25%左右;示范区0. 63万公顷,亩产176.1~184公斤,比当地平均增产15%左右;在佳木斯小面积示范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364. 53公斤,创造了黑龙江省大豆单产最高纪录。 (王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