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农垦管理局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亿元,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8 884元,招商引资14.81亿元,外贸出口总额3 734.5万美元。
种植业 2011年,实现粮食总产1.79亿公斤,比上年增产211.5万公斤。农业标准化提档升级,“黑色越冬”100%全面积、全作物实现了农业标准达标工作。大田作物全面积参加阳光农业保险。“万亩万棚万元”工程继续推进。截至2011年底,管理局智能温室面积达到9.5万平方米;日光节能温室1 198栋,面积79.9公顷;大棚1 699栋,面积113.27公顷;水稻育苗大棚2 133栋,面积87.73公顷。设施农业面积达433.33公顷。香坊实验农场食用菌温室,年亩利润10万元。闫家岗农场香菇生产温室亩效益5万元。红旗农场占地面积2.73公顷的温室特色花卉高效种植区亩效益5万元以上。水稻场育苗棚实现100%再利用,棚效益500元以上。绿色农业不断发展,绿色有机认证面积达0.53余万公顷,其中绿色认证4 537.03公顷。在红旗农场实施133.33公顷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垦区“十大”栽培模式和“十大”农业新技术的普及应用,科技贡献率达75%以上,成果转化率达85%以上。
畜牧业 2011年,积极推进饲养小区建设,新建各类专业化饲养小区4处,总建筑面积达到1. 26万平方米。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强化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区域督导责任制方案,在与总局签订责任状的基础上,管理局与农场、农场与管理区层层签订动物防疫工作责任状,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工业 2011年,哈尔滨管理局按照总局“强工”战略部署,建设“146”工业攻坚工程,即集中力量打造工业园区这一核心平台,大力实施项目拉动战略、人才兴工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和开放开发战略四大强工战略,科学构建以北大荒农机制造园区为依托、以雷沃北大荒公司为龙头的新型农机制造产业体系,以庆阳工业园区为依托、以北大荒绿洲米业为龙头的优质稻米加工产业体系,以北大荒酿酒集团为龙头的酿酒产业体系,以红旗、香坊实验、闫家岗农场的设施农业及庆阳农场的树莓基地为依托、以北大荒冷冻食品公司和哈尔滨大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果蔬加工产业体系,以香坊新型食品工业园区为依托、以北大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食用菌和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体系,以仁皇药业为龙头、以庆阳农场树莓和刺五加种植为基地的医药和保健品产业体系等六大产业体系。管理局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2011年,全局实现工业增加值5.89亿元,同比增长33.3%,工业增加值占全局经济总量35.6%;实现工业利润总额2.28亿元,同比增长30.8%。全面完成总局工业经济目标考核责任状。
商贸 2011年,完成经济技术合作项目46项,实现招商引资14.81亿元,实现外贸出口总额3 734.5万美元,境外承包土地413.33公顷,实现旅游总收入5 200万元。组织企业参加香港活动周、第22届“哈洽会”、北京绿色有机食品销售大集、哈尔滨农业博览会、“糖酒会”等活动。现代服务业取得较快的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8亿元,同比增长32.9%。与规划单位完成对发展较快地区及管理局各农场的调研工作,完成《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管理局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旅游业 2011年,围绕“吃、住、行、游、购、娱”6要素,推出北大荒热带风情之旅、农业休闲体验之旅、哈尔滨人寻根之旅1日、2日游线路,对景区服务人员进行服务技能与行业知识等专业培训,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小城镇建设 城镇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2011年底,城镇化率达到85%,城镇楼房化率70%,人均住房面积28.75平方米,城镇绿化覆被率36. 5%,城镇道路硬化率100%,自来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75%,集中供热率80%。 (王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