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造林绿化

  2011年2月,省委书记吉炳轩在植树造林工作汇报会议上指出,“绿化龙江大地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步伐不能停下来,劲头不能降下来,而且力度还要加大,标准还要提高,内容还要扩展”。全省上下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精心组织,深入发动,强化质量,并力推进,造林绿化继续保持了“三年会战”期间快速发展的态势。共完成造林24.1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3.52万公顷,封山育林10.64万公顷。完善和新绿化村屯6 447个,绿化道路6 066.8千米。(1)抓领导,凝心聚力强推进。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造林绿化汇报会、全省三年造林绿化总结表彰暨2011年造林绿化动员会议,对全省2011年造林绿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省委把造林绿化纳入对各市(地)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责任指标考核内容。林业厅党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省造林绿化工作。春季造林启动后,省政府组织9个造林绿化督导组,分别由厅级领导干部带队,分片包干,对全省13个市(地)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和服务。各地市、县认真贯彻落实吉炳轩书记的指示和全省三年造林绿化总结表彰暨2011年动员大会精神,党政领导亲自抓,把造林绿化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及时召开造林绿化工作会、现场立标会和推进会,全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造林绿化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2)抓重点,3项重点工程见成效。2011年初,省林业厅提出“十二五”期间造林绿化要实现“五个转变”,即由部门造林向社会广泛参与转变;由单一绿化向城市绿化与乡村绿化相结合转变;由分散造林向规模化造林转变;由一季造林向多季造林转变;由生态型造林向生态经济型造林转变。确定在抓好三北防护林和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突出抓好村屯绿化、绿色通道建设,大力推进规模造林和生态经济林建设的工作思路。全省各地围绕重点工作,从三个方面全力推进工作:一是村屯和道路绿化进一步加快。一些地方采取多树种、大苗木、乔灌花草相结合方式进行绿化,村屯绿化品种更加丰富,绿化水平明显提高。绥化、齐齐哈尔所属部分市、县结合村屯综合整治.实行整乡、整村绿化。省农垦总局在原有50米护城林、护路林的基础上加宽到80米,努力打造森林垦区。二是积极推进规模造林。各地按照省里的要求,克服困难,积极发展大片造林。据不完全统计,全省3.33~33.33公顷的造林地块有5 231块,33.33~66.67公顷的造林地块有198块,66.67公顷以上的造林地块有61块。全省百亩以上的规模造林近4万公顷。生态相对脆弱的科尔沁沙地区域9个县(市、区),把沙地治理工程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沙区造林1.1万公顷,千亩以上片林达到9块。三是积极引导生态经济林建设。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省林业厅着手部署生态经济林建设。各地根据各自的资源情况和现实条件,积极推进以寒地小浆果、坚果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建设。2011年全省保护、营造北方寒地小浆果林和红松、榛子等小坚果林近0.2万公顷。(3)抓标准,科学造林提质量。严把整地、苗木、栽植等环节标准,从四个方面保证造林质量:一是抢前抓早,超前准备。为保证春季适时造林,3月底前将造林任务、苗木、地块、资金等全部落实到位。二是不误林时,适时掀潮。全省总结表彰及动员会后,省林业厅及时下发《关于迅速掀起植树造林高潮的紧急通知》,全省由南至北适时迅速启动造林,各地积极召开现场会和立标会进行推进,保质量,抢速度,春季人工造林完成13.4万公顷。三是科学造林,注重质量。各地普遍适时采用“泥浆造林法”、“三大一深”、“樟子松容器苗造林”等适用抗旱造林技术,运用ABT生根粉浸泡,保证了造林成活率。四是加强管护,巩固成果。各地在造林后及时采取对新植林进行浇水、扶正、踏实、涂白、修枝等措施,并落实管护责任制,努力做到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活一片。 (崔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