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2011年,森工系统全年完成产业总产值389.7亿元,同比增长13.3%;完成产业增加值163.3亿元,同比增长13.2%。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实施“两大工程”。启动实施天保工程二期、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转型规划。人工更新造林2万公顷,营造经济林364.6公顷,森林抚育49.87万公顷,义务植树674.9万株,绿化植树126.5万株。加强采伐管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查办各类林政案件6 196起。全年没有发生较大森林火灾。以科学发展为重点,推进产业发展。投资1 985万元,建设兴隆、鹤立、双鸭山局苗木花卉基地82.8公顷、大树培育基地392公顷。完成木材生产140万立方米,销售木材169.1万立方米,同比少销119.3万立方米。每立方米平均售价1 334元,同比提高406元,实现销售收入22.56亿元。林产工业完成产值50.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5.5亿元。木材加工自用率达90%,“三剩物”工业利用率达75%。种植、养殖业完成产值73.6亿元,农业播种面积35万公顷,产粮85万吨。森林食品业完成产值40.6亿元,黑木耳栽培达到16.3亿袋。北药业产值完成10.5亿元,人工药材种植面积1.27万公顷。森林旅游持续向好,亚布力、凤凰山、中国雪乡、汤旺河、五营景区创新经营模式,提升旅游档次和接待能力,累计接待游客520万人次,实现产值25.3亿元,同比增长40%。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招商引资新建风力发电项目4个,装机容量20万千瓦。园区建设初见成效,森工工业园区达到19个,产业集聚区达22个。全力推进对外开放,组织赴港、粤招商引资和参加第22届“哈洽会”,签约40个项目,金额97.5亿元。全力推进民生改善,提高职工工资和经营性收入,职工年人均工资达到1.52万元,同比提高20%。以“五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快,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建设保障房958.6万平方米,其中棚户区改造749万平方米、14.98万户,林区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创造“森工模式”、“森工速度”、“森工品质”。 (王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