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18日,下辖哈尔滨卷烟厂、海林卷烟厂、穆棱卷烟厂和绥化卷烟厂4个卷烟生产企业。截至2011年底,企业有总资产58.2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2.99亿元、流动资产38.50亿元,资产负债率13.45%。公司占地面积55.6万平方米,现有职工4 630人,其中在岗职工3 686人、内退休职工944人,卷烟年生产能力500亿支(100万箱),有5 000千克/小时的制丝生产线1条,3 000千克/小时的制丝生产线2条,1 500千克/小时的梗丝生产线2条,并有卷接包设备21台套。2011年,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入选2011黑龙江企业50强,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荣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2011年,全年生产卷烟442.05亿支(88.41万箱),同比增加11.55亿支(2.31万箱)。实现销售收入73.5亿元,同比增长34.12%。实现税利53.04亿元,同比增长28.06%,其中,实现利润8.82亿元,同比增长5.64%。公司3项费用率8.5%。2011年,卷烟生产综合能耗32.25千克/万支,平均耗用烟叶34.75千克/万支、嘴棒11 130支/万支、盘纸3 050米/万支,耗水0.15吨/万支,耗电6.59千瓦时/万支。2011年,公司努力抓好自有中高档卷烟品牌研发工作。哈尔滨系列(龙烟祥和)成功上市后,得到省内高端消费群体的广泛认可,月销量已经稳定在中华、苏烟之后列第3位,为公司创造利润520万元。新开发的哈尔滨(禧龙)品牌上市后,市场走势良好,可实现利润150万元。同时,完成零售价10元/盒哈尔滨(喜临门)产品研制工作,将抢抓“春节”契机尽快上市。通过新品牌的研发上市,进一步丰富了自有品牌梯次架构,为自有品牌“提档扩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继完成哈尔滨(龙烟祥和)、哈尔滨(禧龙)、林海灵芝(蓝色经典)等多个品牌降焦工作,上年自有品牌焦油量加权平均值为10.5mg/支,低于行业均值1mg/支,其他产品也在稳步推进降焦工作,林海灵芝混合型卷烟今年初将全部降到8mg/支,在降焦减害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在保障产品吸味的前提下,通过增加造纸法薄片应用比例、提高梗丝等外掺物比例、优化叶组配方设计等手段,节约烟叶成本1 504万元,有效缓解卷烟税率调整后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同时,加快质量安全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完成卷烟内衬纸、商标纸等20余种烟用材料质量标准,先后购进了3 000余万元的检测设备,具备了除农药残留和转基因外的全项安全指标检测能力,有效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坚持科研创新与课题攻关并重。采取“内外脑”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技术研发中心《卷烟企业以品质提升为目标的配方管理》项目在上年“黑龙江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选中,荣获省级管理成果一等奖。2011年,公司市场营销中心以“育品牌、上结构、增效益”为目标,通过加强自有三类品以上品牌培育和深度协同营销工作,在自有新品牌培育和产品结构提升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使自有三类品以上品牌销量同比增加427. 98% ,圆满完成了全年自有品牌销售任务。通过重新制定、修改营销经济责任制,在指标考核、人员配备、市场保障等方面人手,通过加大对“哈尔滨”系列“龙烟祥和”、“禧龙”等重点骨干品牌考核力度,达到了“增量提结构、增利保效益”目的。采取“巩固现有市场,发展潜在市场,开拓高效市场”营销策略,不断提高自有品牌市场占有率,提前完成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老仁义”品牌整合工作。通过重点加强省内14家地市级卷烟市场巩固工作,加大了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吉林省等省外潜在市场工商协同营销力度,开拓广东省、山西省等高效市场。特别是开拓了广东省全国高档卷烟重点销售市场,使“龙烟祥和”和“禧龙”两个品牌得以落地生根,为自有品牌销量和结构“双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公司按照国家局“两项工作”提出的“规范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操作、确保监管到位、打造阳光烟草”的总体工作要求,精心组织、精细安排,切实将“两项工作”作为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抓实、抓好。按照国家局“两项工作”具体要求,逐条完善《公司采购管理办法》,明确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和单一来源采购等5种采购方式,规定每种采购方式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程序规范和监管方式,新制定《办事公开民主管理监督管理办法》和《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和宣传促销项目监督管理办法》,为监管到位提供了制度保障。以公开招标为抓手,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务求实效。上年公司“三项工作”招标采购193项,其中公开招标78项、邀请招标48项、竞争性谈判21项、询价及单一来源采购46项,与预算金额相比,节约资金1 852万元。公司烟用物资公开招标工作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专门委托黑龙江省招标公司代理招标,对商标纸、卷烟纸、接装纸等烟用辅助材料进行公开招标,严格按照招标程序规范操作。公司通过抓实、抓细“两项工作”,不断规范公司生产经营纪律,有效确保了公司健康、规范、持续发展。2011年,公司“十一五”易地技改工程项目,是直接关系到哈尔滨卷烟厂再活100年的“生命工程”和“希望工程”。为保证易地技改项目早实施,早见成效,上年正月初八,公司技改指挥部全员就进驻技改施工现场,联合工房,从上年3月15日开工到11月11日,历经242天,近1 500人参与建设,已经顺利实现暖封闭,为冬季内部施工及工艺管道安装创造了条件。地下管廊工程按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动力中心上年7月28日实现了主体验收,为冬季锅炉系统供暖运行提供了保障。技术研发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工程通过严把质量关,日夜赶工,上年11月11日已全部完成施工计划,原料库、倒班宿舍于上年6月17日开始桩基础施工,到入冬前已全部达到主体完工。综合库、香精香料库、废品中转站是上年所有工程中开工最晚的一个项目,到11月初已经达到主体完工,为2012年的整体交工奠定了坚实基础。10吨锅炉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2台20吨锅炉安装完毕,正准备调试。为了满足联合工房冬季供暖的需要,还采购56台暖风机为联合工房冬季供暖,满足了联合工房冬季供暖的要求。2011年,公司以“抓班子、带队伍,聚人心,促和谐、谋发展”为抓手,不断激发公司全体职工围绕公司发展新目标、创造新业绩的“动力”和“活力”。公司通过深入开展“三心(同心、重心、核心)”、“五好”(思想作风好、民主决策好、科学发展好.清正廉洁好、团结和谐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公司各级领导班子带领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同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弘扬“干事、创业、廉洁”从政理念,增强公司各级干部廉洁从业意识,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清正廉洁保发展”。通过搭建党建和企业文化平台,全面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公司党组和各厂党委以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创先争优”和“三讲”活动为结合点,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中层干部选拔考核工作为着力点,切实提升中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执行力;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落脚点,创造和谐稳定文化氛围。较好地发挥了党的政治核心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和企业文化灵魂、支柱作用。公司各级工会通过组织召开春节联欢会、夏季职工趣味运动会、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会和举行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球类活动等,进一步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不断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公司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国家作贡献,为职工谋福祉。上年累计为在岗职工每人每月涨1 000元工资,加上年终一次绩效奖,使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万元,增幅为21.2%。为离退休职工每人每月涨200元工资,使老同志感受到、体会到、共享到公司发展成果。通过涨工资和提升职工福利待遇,使职工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牟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