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2011年,黑龙江省制定力争三年实现煤矿安全形势根本好转奋斗目标,并付诸实施。确定利用三年时间,全面提高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其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1.6以下,其中大型煤矿0.3以下、中型煤矿0.6以下、小型煤矿2以下。不断加大瓦斯抽采、系统改造、资金投入等方面力度。全省煤矿瓦斯事故起数控制在3起以下,死亡人数控制在20人以下。全省煤矿建立矿井水害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受水害威胁的煤矿全部建立完善防排水系统;受老空水和承压含水层水威胁的矿井,建立并实施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安全保障体系。加快煤矿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六大系统”建设步伐。2011年全部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到2013年6月底前全面建立完善紧急避险系统。2011年,全省国有重点煤矿,特别是龙煤集团各分子公司通过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确保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主要表现为实现“五个新突破”:(1)安全理念实现新突破。在上年形成“十大安全理念”的基础上,又分批次组织各矿长、安全和生产等系统副职领导,到龙口集团、淮南集团学习先进经验;聘请大屯煤电集团姜华副总经理到鹤岗讲课指导,借助承办龙煤瓦斯治理专题推进会的时机,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淮南矿业集团袁亮副总经理指导瓦斯治理工作,“简单就是可靠、人少就是安全”、“煤矿安全从建井开始”、“保证钻孔有效必须建立钻孔档案”等安全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2)灾害治理实现新突破。瓦斯治理取得突破。治理瓦斯从治理超限人手,对瓦斯超限降低处罚门槛、加大处罚力度,落实“抽采为主、预抽为本”的工作导向,瓦斯抽采逐步由边抽边采向先抽后采转变,全方位改进瓦斯治理手段,采煤工作面实现瓦斯治理工程与工作面同时移交,取消上隅角设风机、风障治理瓦斯等办法,瓦斯治理手段更加科学合理。“瓦斯超限就是事故”已经成为共识,有矿区特色、以瓦斯治理为重点的安全文化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水患治理取得突破。针对矿区水患增多,扰乱正常生产秩序的实际,坚持“有疑必探”的原则,全面推广应用瞬变电磁仪测水技术,采取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手段,有效提高了探测的准度和精度;在全面落实19项防治水重点工程的同时,对各矿井下水仓进行全面清仓,对各矿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检修,保证了设备完好、畅通,杜绝了水灾影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火患治理取得突破。全面吸取鹤岗分公司南山矿1月1日发火封面事故教训,从巷道掘进开始加强防火工作,坚决做到工作面随掘随喷;持续开展防灭火“喷、封、灌”会战,严格执行软帮注水、注阻化剂、采空区注氮等综合防火措施,有效控制发火隐患。防突工作取得突破。采取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全面落实超前打钻防突制度,对施工瓦斯地质钻探孔实现了“先探后掘”;对有突出危险性的新区、新水平开拓工作面,施工测压钻孔应用压力表观测煤层瓦斯压力,确保开拓工作面安全揭煤;对有突出危险工作面制定专项防突措施,通过预抽瓦斯区域、掘进期间边掘边抽、施工抽放孔进行抽放卸压等办法,解决局部瓦斯突出问题,实现了安全揭煤。(3)提高质量标准实现新突破。有效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年初分系统、分专业树立“三学九推”12个典型,确立“典型引领、全面大上”的工作导向,要求各矿各系统每季度推出一个样板,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学先进、赶先进,大上质量标准化的氛围已经形成。矿井初步实现了动态达标。严格落实以工作面达标为核心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各工作面日常质量管理,推进井上下两个班前会,严格执行小班质量评估和井下交接班制度,把全面质量管理与动态的过程控制落实到每个环节。系统治理全面加强。各单位将井下重车线轨道更换成30公斤铁轨和水泥枕,对大巷所有电缆、风水管路进行重新吊挂和调整,达到轨道、电缆、管路、照明“四条线”标准;对提升机房、压风机房、主扇机房、水泵机房、中央和采区变电所、地面锅炉房,进行了亮化、美化和规范化,现场操作人员和各类设备全部实行挂牌管理,提升机、通风机、钢带机等大型设备建档管理。地面厂处质量标准化稳步提升。通过不断完善质量标准化动态检查评比制度,坚持逐月检查、季度评比,开展“元旦和春节期间安全大检查”、“清明森林防火巡查”、“三电设施安全防护”、“防汛防雷电”等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加大对医疗食品、供水供气等关键环节和要害部位的检查力度,实现了安全生产。(4)政策、装备投入实现新突破。安全政策投入不断加大。出台优化安全基金政策和新的安全工资办法,分两次上调安全工资100%,实现了安全工资翻番。对达到出勤工数、消灭工伤事故班组的班长每月进行奖励,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抓安全、保安全的积极性;落实安全结构工资和质量达标奖励政策,针对开拓准备、洗煤生产、劳务派遣等工作,制定出台开拓超进奖励、重点工程补贴、洗煤增产奖励、劳务派遣工作补充规定等一系列政策,为整体工作健康推进创造了政策条件。生产装备投入不断加大。把扩大综采、发展综掘作为主攻方向。鹤岗分公司在保持综采连续生产基础上,新增综采装备3套,打造峻德综一、兴安综一、南山综一3个“日产万吨工作面”,综采工作面占工作面总数53%,综采产量占总产量70%;为开拓系统引进2套生产线、11台耙装机和5台新型扒斗机,全面提高了掘进速度,131个队次月进破百米。“三大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按照龙煤集团推进“三大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对规划项目、资金筹措、建设标准、推进责任和完成时限,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5)教育培训实现新突破。明晰职责体系。各分公司将各单位培训科合并到安监处,四五级安全培训工作由安全系统全面负责,简化了管理层次;明确安全矿长主管,培训科具体负责,各区区长、书记、主任工程师也是四五级培训的第一责任者,做到职权明晰。扩大培训范围。将煤炭生产建设单位副总以上领导和后备干部、区科长、技术人员,纳入四级培训范围,逐月培训,分批考试,并在报刊上通报考试成绩,不合格扣减工资。突出培训重点。在坚持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案、每月一考、每季一评“四个一”培训活动,强化班前安全常识讲解,注重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推进现场考问和抽题考试的同时,突出班组长培训重点,按照“四统一”要求,强化以“白国周管理法”和“佘洪海四五工作法”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培训。四是改善了硬件条件。重点对班前学习室环境进行改造和维修,采区段队班前学习室正在向标准化迈进。 (曲毓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