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

 干流、支流水环境质量同步改善。出境同江断面周达标率92.3%,水质持续稳步提高。国际通用评价治污成效指标的溶解氧含量,7.74mg/L,达一类水体标准,鲟鱼、乌苏里白鲑、狗鱼和鳌花等稀有鱼类重现江中,大马哈鱼类大量回归。嫩江、拉林河、倭肯河和安邦河水质呈好转趋势。第6次中俄环境保护合作分委会在黑龙江省成功举办,中俄双方环保部长一致认为:跨界水体水质有明显改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果。治污规划项目资金同步提高。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获国家重点支持。黑龙江省列入规划项目404个,项目投资169亿元,占全流域规划投资一半以上。47个松花江治污规划增补项目全面开工,建成投运34项。哈尔滨市“三沟一河”治理初见成效,牡丹江市“三溪一河”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政策措施同步加强。按照“以支促干”治污理念,启动实施“河段长”制,地方政府治污主体责任得到强化。对严重污染河流实施“一河一策”管理,制定出台阿什河、安邦河、倭肯河综合治理方案。开展穆棱河流域污染情况调查,基本查清了受纳污染物情况。实施“黄橙红”警戒制度,对劣五类断面发出17次警戒信息。跨行政区界水质考核结果显示,大兴安岭市、伊春市、鹤岗市和七台河市出境水质全部达标。科技支撑能力和水平同步提升。水专项共投入资金3.87亿元,11个示范工程基本完成,突破控源减排、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多项关键技术。制定和完善“十二五”规划水专项实施方案,增补阿什河流域治理项目。佳木斯市郊区湿地大型灌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工程被列为国家示范工程。制定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排入人工湿地水质等3项地方标准。 (牟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