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加大对上争取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农机化进程,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2011年全省用于农林方面的支出381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业跨越发展。(1)促进农业水利化。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现代水利的要求,中央和省财政投入54.3亿元,大力推进66个水利重点县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其中20个县完成建设任务,支持163个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8个大型灌区建设、41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尼尔基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1万公顷。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省财政投入17.3亿元,推进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中低产田改造、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等项目建设,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2亿公斤。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充分肯定。(2)促进农业机械化。以解决黑龙江省大型农机装备不足为重点,采取中央财政投入、省财政投入和承贷相结合,以及合作社自筹的方式,筹集资金22.5亿元,支持组建100个大型农机合作社,购置农机装备3 478台(套);支持开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黑龙江省农机管理系统”,提高了大型农机装备的管理和使用效率。(3)促进农业科技化。把农业科技作为促进粮食增产的重要潜力所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省财政投入6.6亿元,支持27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中心建设,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10项;支持实施良种化工程,全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筹集资金5亿元,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建设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70个、玉米膜下滴灌示范区1万公顷,为实现粮食大幅增产奠定了基础。(4)促进农业产业化。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采取以奖代投方式,支持设施蔬菜生产发展,全省新增温室和大棚l万公顷;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促进3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进210个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支持生猪品种改良和繁育、奶牛冻精推广应用和性控繁育,推进基层动物防疫服务体系和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促进畜牧业加快发展。各级财政部门上下联动、周密安排,在春耕前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4.5亿元发放到位,同比增加32.3亿元,新增粮食补贴面积68万公顷,化解积淀多年的粮补矛盾和问题,更好地调动了政府抓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推进农业生产灾害救助体系建设,实施种植业保险201.4万公顷、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21.2万头,26.5万农户获理赔资金3.9亿元,有效降低农业经营风险。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到557. 05亿公斤,粮食总产量和商品量、调出量、增长幅度均居全国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 590.7元,增长22.2%。 (鄢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