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体系建设
加强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划、指导和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哈尔滨、大兴安岭、伊春、黑河4个蓝莓产业批发市场建设。截至2011年末,黑龙江省已形成以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哈尔滨哈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黑龙江新盛蛋禽批发市场、东宁绥阳黑木耳批发市场、宝清白瓜子批发市场等为代表的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约450个、正规自由贸易交易市场约1 200个、定期定点式集市约300个。组织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并选定哈尔滨市、大庆市作为“农超对接”试点,以蔬菜、水果为主要品种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在哈尔滨组织5家蔬菜、水果生产合作社与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远大商城、奋斗副食签订对接协议。在大庆市组织四县五区种植养殖基地、食品加工企业与大庆百货大楼集团、新玛特、沃尔玛、庆客隆、立新超市等大商场、超市开展对接活动。自哈尔滨、大庆市开展试点以来,已有近350余万公斤的地产香瓜、葡萄、西瓜、蔬菜、粮油等农产品打进了各大商场、超市,为扩大地产农产品消费、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有效渠道。内外并举,创新工作,支持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对内集中资金对马铃薯产区在建的单体1 000平米以上、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总储藏量10万吨的储藏窖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30%资金量支持,做到“淡储旺销、均衡上市”。对外支持全省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对欧盟进口的马铃薯淀粉连续发起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有效防止了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受到低价进口的冲击。在上年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严重滞销的情况下,黑龙江省的马铃薯产业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使农民的利益得到了充分保护。“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推进,2011年建设改造信息化农家店5 000个,配送中心70个,累计建设或改造连锁标准化农家店2.2万家,覆盖了全省95%以上的农村地区。 (荀 琦)